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946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梅州质检)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B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义利观,

2、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孔子、孟子和荀子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为,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可知,先秦儒学并没有完全否定利,故C项错误;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的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2“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方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奖励耕战与民休息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A结合题干信息“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可知该派别主张国家的大一统,结合“推荐积累

3、权力的技巧”可知该派别主张加强君主和中央的权力,据此可知该派别为法家学派,A项正确。B项中“与民休息”属于道家思想;C项属于儒家思想;D项属于墨家思想。3(2017济宁模拟)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其观点()A体现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B表达了对独尊儒术的强烈不满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D反映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特点D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以静制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独尊儒术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观念,不是“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桑弘羊认为“春夏是万物生长时期,应该实行仁政,而秋冬

4、则是生命蛰伏时期,适合实行刑法”,体现的是汉代法律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故D项正确。4(2017临沂模拟)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B三代时期(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被官府垄断,故三代时期是盛;东周(即春秋和战国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秦统一全国后,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汉代自汉武帝始,推行儒学,创办太学以及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形成官学系统,故B项正确。5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孟子宣扬

5、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B孟子的“民贵君轻”并不为许统治者所接受,也不能反映君主统治的正当性,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B项正确;朱熹的“格物致知”讲求的是探究“理”的方法,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知行合一”是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6(2016宜春二模)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

6、欲。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A根据材料中“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得出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倡导个性自由,故A项正确。7(2017德州模拟)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D材料思想

7、出自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8(2016汕头二模)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劳动力过剩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D文化需求低迷A材料中“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

8、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推广;材料中“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9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

9、关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 C材料只说到出现大量的才子、才女,但并未比较他们的艺术成就,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男女社会地位,故B项错误;才子、才女“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可看出在地域分布上,他们主要出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繁荣,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因此反映了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文抑武”,故D项错误。10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B明代商品经济发达

10、,市井生活丰富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D“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说明小说受欢迎,但不能说成是唯一受欢迎的书籍,故A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仅仅表明小说繁荣,不能说明市井生活丰富,故B项错误;明朝小说繁荣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壮大,不同阶层有不同的文化追求,认为小说繁荣是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也说明明代小说具有世俗化特征,故D项正确。11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

11、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D悟道、体道、践道中的道是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自然规律。A项注重法律和威势,是法家思想;B项是兼爱非攻,是墨家观点;C项是万物生于道,是道家主张;D项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天人合一之意,正确。 12.(2017宜昌调研)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B

12、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D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京剧的流行,反映出其迎合市民的需求,艺术审美价值不是很高,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内容的世俗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与晚清政治潮流的关系,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

13、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周易大传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强调:“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

14、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9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

15、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第(2)问,材料中朱熹强调“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张载强调“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由此可知二人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3)问根据材料“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可知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答案(1)说明:春秋战国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