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461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卷 客观题(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 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 B C D2.2016年12月14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小目标、洪荒之力、葛优躺”等词语上榜。这些词语多为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是一种素养 C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3.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

3、起决定作用 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B C D4.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B C D5.“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归类,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

4、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 B C D6“恶搞”文化,是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必须反对此类创作风格,因为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不良的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A B C D7.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明亮宽敞的教室、和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必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这样可以 A不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B直接提高生

5、产力的发展水平 C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8.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表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 A限制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B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9. 汤显祖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座丰碑,和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同时代东西方两大文学巨匠。2016年9月13日,大型世界巡回展览“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巴黎开幕。这一活动有利于 推动中国接纳外域各种文化

6、在中国的传播 回望历史、重温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解读东西方文化基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引领各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A. B. C. D.10.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商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11.解决中西翻译逆差问题,需要文学界、翻译界和对外汉语言文化推广和传播机构的努力,也需要不断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从文化的角度看,开展中外

7、语言文化交流是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世界文化的趋同 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体现 A B C D12. 知名学者于丹说:“每一个汉字都会讲故事。探讨汉字作为交流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是因为 A.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 B.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C. 汉字带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D. 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13.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 A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B能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C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集中表达民族共同情感14.古琴和大提琴、梁祝和天鹅湖、越剧和劲舞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以“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为主题,打造出一台水上交响音乐会,惊艳了世界。这说明 文化传承需固守传统文化 各国都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A B C D15.中国通过在海外各地举办孔子学院给世界打开了一扇“中国之窗”,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古老的文化。这说明 教育是文化交流的

9、重要途径 孔子思想对世界具有普世价值 各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文化传播需借助一定物质载体 A. B. C. D. 16.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

10、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7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8为了保护和发展古琴、木偶、剪纸等古老民间艺术,扬州市不少学校已经将这些传统艺术引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19.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11、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推动文化的繁荣 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D发展先进文化20.在近年来的一些文艺创作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其中之一是以偶然性、模糊性、荒诞性去解构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戏说风盛行,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描绘成一笔糊涂账。这种倾向属于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A B C D2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A用其他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2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与中华文化

12、关系的看法,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B C D24.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这说

13、明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 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25.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A B C D26.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