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303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课时作业12苏武传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财物。B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打算。C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胁:威胁。D子为父死,无所恨 恨:遗憾。解析:B.“拟”,比划。答案:B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食”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绝不饮食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禀食不至给其衣食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食”:给他吃的。“食”:吃。“食”:粮食。答案

2、:C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子卿尚复谁为乎A何面目以归汉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为降虏于蛮夷 D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B私候胜曰 候:拜访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解析:“阴”意为“暗中”。答案:D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代理的,临

3、时的解析:幸:希望。答案:C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A项,“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指岳父。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在某方面取得业绩。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子为父死,无所恨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B乃幽武置大窖中 羝乳乃得归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以状语武解析:A项,“替”,介词/“做”,动词

4、;B项,“就,于是”,连词/“才”,介词;C项,“通过”,介词/“趁着”,介词;D项,“用,拿”,介词。答案:D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自分已死久矣B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与武决去D因泣下霑衿与旃毛并咽之解析:B.亡无,见现;C.畔叛,决诀;D.霑衿沾襟,旃毡。答案:A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A.宠幸/希望;B.只有/难道;C.恰逢/相会;D.都是“答应”之意。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归类相同的一项是()诚甘乐之加以老母系保宫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劾大不敬梁以此奇籍空

5、自苦亡人之地耻学于师A BC D解析:“乐”为意动用法,以为乐;“系”原意为名词,绳子,此处活用为动词,关押;“亡”通“无”;“敬”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恭敬;“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苦”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受苦;“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5题。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

6、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李陵)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

7、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相坐 相坐:坐下B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厚:关系很好D扶辇下除 除:殿阶解析: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答案:A12对下列句中“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举剑拟之(代词,代指砍的动作)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代词,代“空以身膏草野”这件事)C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助词,主谓间,不译)D空自苦亡人之地

8、(助词,的)解析:之:助词,的。答案:C13下列对相关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B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C辇:车的一种,秦以后可以称老百姓所乘的车。D陛下:臣子对帝王的尊称。解析:辇:车的一种,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的车。答案: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有民族气节。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与卫律叛国求荣的无耻嘴脸的对比中凸显。B苏武富贵不能淫。卫律用武力威吓苏武失败,便改为劝说,遭到苏武的痛骂与斥责。C李陵劝苏武投降,说朝廷法令无常,苏武的安危不可预料,其目的是想告诉苏武他自己投降的原因。D卫律与李陵因为身份不同,劝说苏武

9、的方式也不同,前者方式直接,后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析:李陵劝苏武投降,说朝廷法令无常,苏武的安危不可预料,其目的是想断绝苏武的忠君报国的志向。答案:C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译文:_(2)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译文:_解析:(1)句中的关键词有:因、虽、尚。(2)句中的关键词有:尚、谁为、云。答案:(1)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现在不听我的劝告,以后即使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2)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有什么话说了。三、语言表达16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

10、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在6090个字之间。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恸心酸。心灵独白:_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歌词的意境,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的刻画,渲染出环境的悲凉,通过心灵独白,展示生存环境的恶劣,反映苏武的赤胆忠心。答案:唉!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17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文句前后贯通。 信念是艰难的克星。常言道

11、:“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能忍得住塞外的彻骨之寒,是因为他有着“苏武节,骨铮铮;为国辱,重亦轻”的坚定信念;_。解析:必须写荆轲照应上文。答案:荆轲敢冒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只因为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与必胜信念18结合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为苏武拟一副对联,赞颂他的崇高精神。要求合乎对联格式。答:_解析:为人物拟写对联,首先要明确对联的基本知识,如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等;其次立意上要有深度,要体现出人物的主要经历或精神品质。答案:参考示例一: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参考示例二:握杖挥鞭塞外雪饮雪吞旃中原心第二课时拓展提升一、积累运用1下

12、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A项,“相”,都是副词,相互。B项,“为”,介词,替;动词,成为。C项,“与”,连词,和;动词,给。D项,“其”,代词,那些人;代词,指苏武。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会”,适逢;一起。“生”,活;活着。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士亦以此不附焉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A BC D解析:例句中加点的“以”是介词,因为。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此同。介词,把;连词,用来;介词。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C项“虽”均为“即使”之意。A项“为”分别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