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265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4课《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氓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 题诗经两首氓课型新授课时2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2、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4、把握比兴和对比的手法。 重点难点掌握重点词语方 法诵读、讨论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一)、了解诗经: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

2、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谓之思无邪”。 2、诗经的分类: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 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

3、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按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3、诗经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经的“六义”。4、文化常识: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9、知命之年

4、: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二)熟读课文,掌握划线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

5、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1、理清思路结构。(提示:本诗共6章,每章写了什么内容?按照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可分成几部分?简要概括)2、概括本诗的故事。(200左右)2、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在原文找到依据。 形象: 分析: 3、列举本文的表现手法(最少两种),并分析其作用。表现手法:课文示例:作用:方法:课文示例:作用:三、应用部分(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价)1、翻译下边的句子。将子无

6、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蕡: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3、关于诗歌所叙述的婚变,有人说根源在于男子的始乱终弃;也有人说与女子的匆忙决定不够慎重有关。你的看法如何?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婚恋的理解。写

7、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四、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点评、追踪训练)一、积累运用(共9分)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氓之蚩蚩(mn) 靡室劳矣(m) 犹可说也(tu) B.匪来贸丝(fi) 乘彼垝垣(u) 自我徂尔(c) C.夙兴夜寐(s) 隰则有泮(pn) 无食桑葚(shn) D.载笑载言(zi) 无与士耽(dn) 渐车帏裳(chn) 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

8、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二、理解默写(共12分)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 ,_。_ , _ 。2、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_,_”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3、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 。我们常说

9、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4.女主人公在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纯真、热情,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_,_。_,_。5、.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_,_。_,_。6、自豪地表明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_,_。_,_。7、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集中体现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_,_。8.、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 9、表现男女主人公少年时青梅竹马的快乐的句子是_,_;教师或学生课堂随笔、后记等。 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