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135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3章、第4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刺激呼吸中枢,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人体的体温感觉中枢在下丘脑C血浆的pH稳定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D激素具有高效性,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

2、能量3.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后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4.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下列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5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

3、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的糖蛋白有关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6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7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28年温特的实验结果

4、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C.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植物激素B.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不同,可以直接参与细胞代谢9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发现了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

5、能透过琼脂片C.温特实验证实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拜尔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生长素,经过鉴定,确定为IAA10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图中的( )11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下图乙。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I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 A.(4)(1)(5) B(4)(2)(5) C.(4)(1)(3) D(1)(5)(3)1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

6、的关系。下列描述部位与P点相对应的是(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B植株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C植株横置时,根生长部位的背地侧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13植物根部有向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 )14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0的生根数量。下列关于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Aa大于b,b大于c Ba小于b,b小于cCa与b均小于c

7、 Db与c均小于a15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的尖端4 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 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单位:molL-1)中,保持在25下培养2 d后,测量胚芽和胚根的平均长度下图显示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切去胚芽及胚根尖端部分的原因是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会对实验造成干扰B.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影响溶液浓度变化C.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促进胚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molL-1,胚芽的最长平均长度是14mmD.根据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16.如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

8、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17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1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9、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促进细胞的代谢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 B C D19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20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进行扦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幼嫩枝条相对来说可能更容易生根

10、B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效果与其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21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C在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了主导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2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长调节物质,称为植物体内第六大激素。某科研人员开展了BR类似物(eBR)和6-BA(细胞分裂素类

11、似物)对康乃馨切花保鲜效应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6-BA溶液和eBR溶液B需配制6-BA和eBR不同浓度的混合液C测量指标为瓶插时间和切花直径DeBR有保鲜作用,6-BA无保鲜作用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 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休眠C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24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水平生长B.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C,BAC图丙小麦幼苗的茎向圆心方向生长,根向圆心相反方向生长D图甲、乙结构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而图丙未发生30右图表示GA(赤霉素)、ETH(乙烯)和IAA(吲哚乙酸)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GA和IAA均可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BGA可以通过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IAA浓度C由图推测,IAA两重性可能与ETH有关D柬缚态IAA可能具有平衡植物体内IAA浓度的作用31.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32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