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9986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第2章 数列 2_3_3.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苏教版必修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重点)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难点)3不对q分析范围而错用求和公式(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阅读教材P55P56,完成下列问题设数列a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其前n项和S n1在等比数列an中,a12,S326,则公比q_.【解析】q1,S326,q2q120,q3或4.【答案】3或42设an是公

2、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11,a516,则数列an的前7项和为_【解析】a5a1q4,q424.q0,q2,S7127.【答案】127教材整理2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阅读教材P62第8题,完成下列问题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1)等比数列an中,SmnSnqnSmSmqmSn.(2)等比数列an中,若项数为2n,则q;若项数为2n1,则q.(3)设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当q1且k为偶数时,Sk,S2kSk,S3kS2k不是等比数列;当q1或k为奇数时,数列Sk,S2kSk,S3kS2k(kN*)是等比数列在等比数列an中,若Sn是其前n项和,且S43,S89,则S12_.【解析】S

3、4,S8S4,S12S8成等比数列,3,6,S129成等比数列,3(S129)36,S1221.【答案】21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解惑:_疑问2:_解惑:_疑问3:_解惑:_小组合作型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运算在等比数列an中,(1)若Sn189,q2,an96,求a1和n;(2)若a1a310,a4a6,求a4和S5;(3)若q2,S41,求S8.【精彩点拨】利用公式Sn求解【自主解答】(1)由公式Sn及条件得189,解得a13,又由ana1qn1,得9632n1,解得n6.(2)设公比为q,由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即a10,1q20,得,q

4、3,即q,a18,a4a1q3831,S5.(3)设首项为a1,q2,S41,1,即a1,S817.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中共涉及a1,an,q,n,Sn五个基本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另外的两个量,我们可以简称为“知三求二”2已知an时用Sn较简便,而Sn在将已知量表示为最基本元素a1和q的表达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练一题1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1),;(2)a127,a9,q0. 【导学号:91730041】【解】(1)因为a1,q,所以S8.(2)由a127,a9,可得27q8.又由q0,可得q.所以S8.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在等比数列an中,若前10项的和S1

5、010,前20项的和S2030,求前30项的和S30.【精彩点拨】法一:由列方程组求得q值,整体代换求S30;法二:利用前n项和的性质,连续10项之和成等比数列,求S30.【自主解答】法一:设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显然q1,则两式相除得1q103,q102.S30(1q10q20)10(124)70.法二:S10,S20S10,S30S20仍成等比数列,又S1010,S2030,S3030,即S3070.要注意等比数列前n项和性质的使用条件,条件不具备时,性质不一定成立,如Sm,S2mSm,S3mS2m,满足(S2mSm)2Sm(S3mS2m),但Sm,S2mSm,S3mS2m不一定

6、成等比数列,只有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成等比数列再练一题2(1)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3,则_.(2)等比数列 an共有2n项,其和为240,且奇数项的和比偶数项的和大80,则公比q_.【解析】(1)设公比为q,则1q33,所以q32,于是.(2)S奇80,S偶160,q2.【答案】(1)(2)2探究共研型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实际应用探究1银行储蓄中的按“复利”计算是什么意思?并举例说明【提示】所谓“复利”,即把上期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如把a万元现金存入银行,按年息P%计算,n年后的本利和为a(1P%)n1万元探究2“分期付款”是怎么一回事?【提示】(1)分期付款为复利计息,每期付

7、款数相同,且在期末付款;(2)到最后一次付款时,各期所付的款额的本利之和等于商品售价的本利之和借贷10 000元,以月利率为1%,每月以复利计算借贷,王老师从借贷后第二个月开始等额还贷,分6个月付清,试问每月应支付多少元?(1.0161.061,1.0151.051)【精彩点拨】结合分期付款的定义求解本题【自主解答】一方面,借款10 000元,将此借款以相同的条件存储6个月,则它的本利和为S1104(10.01)6104(1.01)6(元)另一方面,设每个月还贷a元,分6个月还清,到贷款还清时,其本利和为S2a(10.01)5a(10.01)4aa1.0161102(元)由S1S2,得a.1.

8、0161.061,a1 739.故每月应支付1 739元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等比数列模型及弄清数列的项数,所谓复利计息,即把上期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为SP(1r)n,其中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再练一题3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1 500元,以后每一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为2 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试问:(1)若该人分别在A公司或B公司连续工作n年,则他在第n

9、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2)该人打算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10年,仅从工资收入总量作为应聘标准(不计其他因素),该人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解】(1)设该人在A,B两家公司第n年的月工资分别为an,bn.由已知,得an构成等差数列,以1 500为首项,230为公差,an230n1 270.bn构成等比数列,以2 000为首项,以(15%)为公比,bn2 000(15%)n1.(2)若该人在A公司连续工作10年,则他的工资收入总额为S1012(a1a2a10)12304 200(元);若该人在B公司连续工作10年,则他的工资收入总额为S1012(b1b2b10)12301 869(元)由于在

10、A公司总收入多,因此该人应选择A公司构建体系1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52,a816,则S6等于_. 【导学号:91730042】【解析】q3(2)3,q2,a1(2)(2)4(2)3,S6.【答案】2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前4项之和等于10,则前8项之和等于_【解析】(S8S4)S42416,(S810)1016,S8170.【答案】1703一弹性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来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则第10次着地时所经过的路程和为_米(结果保留到个位)【解析】小球10次着地共经过的路程为100100501008299300(米)【答案】3004(2015安徽高考)已知

11、数列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1a49,a2a38,则数列an的前n项和等于_【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有解得或又an为递增数列,Sn2n1.【答案】2n15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S62S9,求数列的公比q.【解】当q1时,Snna1,S3S63a16a19a1S92S9;当q1时,2,得2q3q622q9,2q9q6q30,解得q3,或q31(舍去),q.我还有这些不足:(1)_(2)_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2)_学业分层测评(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填空题1已知数列an满足3an1an0,a2,则an的前10项和S10_.【解析】因为3an1an0,所以,所以数列an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a2,所以a14,所以S103(1310)【答案】3(1310)2已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Sn是an的前n项和若a1,a3是方程x25x40的两个根,则S6_. 【导学号:91730043】【解析】因为a1,a3是方程x25x40的两个根,且数列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所以a11,a34,q2,所以S663.【答案】633已知a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n是an的前n项和,且9S3S6,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_【解析】易知公比q1.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