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9582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 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试题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相题并论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涤荡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 的合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

2、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独到)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关照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那么,审美人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审美意义上的人生,一方面是指主体以自然的感性生命为基础,又不滞于感性生命,由切身感悟和内省体验而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体道境界;另一方面,主体还以人的社会特质为基础,又不滞于人的社会特质,从心灵中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体道的境界与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审美思维方式上的贯通合一,即审美的人生境界,这是对现实人生的积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

3、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抚(f) 合谐 B寓(y) 相题并论C栖(x) 思绪 D省(xng) 贯通合一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涤荡 独到 观照 B激荡 独特 观照C涤荡 独特 关照 D激荡 独到 关照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提升、拓展与超越B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拓展、提升与超越C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拓展、提升与超越D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提升、拓展与超越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从善如登,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但他接受意见,并不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天津京剧院院长

4、,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尤其是考上作文更是这样,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更清楚。A B C 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

5、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B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与的活动,每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C在境外过年已逐渐成为新潮流,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615万。D2016年我省东部城市人口增幅显著,青岛市位列增幅第二位,其中二孩及以上同比增幅143%,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七弦妙制有洞天 有宋一代,琴学大兴,甚至引起封建帝王的浓厚兴趣。宋徽宗本人乃操缦名手,对传世名琴更是汲汲以求。当时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一部迎合最高统治者审美趣味的洞天清录也便

6、应时而生。洞天清录的作者赵希鹄,生平事履未详。据明代张萱跋万历刊本洞天清录,言其为“宋宗室子”,自幼受高尚生活元素之熏染,便将其多年来对各类古董珍玩的鉴赏心得与审美经验著成此书,“以贻清修好古尘外之客,名曰洞天清录”,列于其首的便是“古琴辨”35条。与中国传统琴学论著偏重于琴曲解题、琴人传略、演奏技法、审美意趣不同,洞天清录“古琴辨”部分主要是对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进行品鉴的经验总结,“其援引考证,类皆确凿,固赏鉴家之指南也”(四库全书总目)。唐宋时期,古琴制作工艺取得长足进展。从朱长文所言“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琴史尽美)不难看出,古琴选材与斫制(良质、善

7、斫)已然超越演奏技法(妙指)和审美意趣(正心),被提到首要地位。无怪赵希鹄感喟,“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洞天清录取古材造琴)。古人在斫琴的实践中发现桐木是制作古琴面板的良材。正如赵希鹄所言,“桐木年久,木液去尽,紫色透里,全无白色,更加细密,万金良材”;“宜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而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而梓木纹理坚实细密,可以让琴音在槽腹内回旋,取得余音绕梁的共鸣效果,适合用作琴的底板,“今人多择面不择底,纵依法制之,琴亦不清,盖面以取声,底以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洞天清录择琴底)。对于底面也采用桐木的“纯阳琴”,赵

8、希鹄指出“古无此制,近世为之”,虽然音色古朴浑厚,但共鸣效果不佳,“必不能达远”,非为佳构。古琴取材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梧桐,以山石中生长的为佳。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梧桐还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或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正是梧桐这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才使其成为琴材的终极之选。用阴阳理论解释琴材的选择,大约始于北宋琴书,“凡制琴,以桐木为阳,楸木为阴”,阴材、阳材分别指琴底和琴面。古琴面料所用桐木按生长方向分为阴材、阳材,首见于洞天清录:“盖桐木面阳日照者为阳,不面日者为

9、阴。”为此,赵希鹄还提供了两种验证方法:一是以水试沉浮,二是在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抚琴以辨别音色。对于后者,赵希鹄还颇为自得,认为“古今琴士所未尝言”(洞天清录古琴阴阳材)。将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纳入阴阳体系加以阐释,在当时并不鲜见,我们只要略一翻检同时代的梦溪笔谈之类的科技典籍便可见其端倪。由于日照条件等不同,桐木材质也会存在差异,在音色上存在细微差别,当然是可能的。但居然能随着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而发生条件反射,甚至“此乃灵物与造化同机,非他物比也”,未免耸人听闻。在制作工艺与藏品选择上,赵希鹄提出“制琴不当用俗工”“择琴不必泥名”“制琴不必求奇”等原则,对雷氏琴(唐代名琴)、百衲琴等当时

10、推重的“概念琴”颇不以为意,“弹之则与寻常低下琴无异,此何益哉”,主张“依法留心斫之,雷张未必过也,惟求其是而已矣”,对如今泥沙俱下,甚至存在以收藏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收藏品市场而言,倒不失为一针见血的确论。 6关于洞天清录及其内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代琴学大兴,封建帝王兴趣盎然,朝野上下,无不以制琴为荣。为了迎合最高统治者,洞天清录便产生了。B洞天清录的作者是赵希鹄,这是一本古琴赏鉴指南书,全书主要介绍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的品鉴经验。C古琴选材与斫制已经超越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被提到首要地位。所以,洞天清录的作者认为古琴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已不重要了。D古琴制作,应当用紧实而

11、纹理顺直的老桐木为面板,用纹理坚实细密的梓木为底板,这样不但音色古朴浑厚,而且能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7关于本文论述的阴阳理论与实践,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赵希鹄看来,近世以来出现的面板与底板均采用桐木的“纯阳琴”,制作工艺不佳,导致古琴整体制作水平有所下降。B所谓阴材、阳材,既可分别指古琴的底板与面板,又可分别指“不面日”和“面阳日照”的桐木,这种说法首见于洞天清录。C宋代常用阴阳理论来阐释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赵希鹄甚至认为,可在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下弹奏桐木制作的古琴来辨别音色。D对于洞天清录中桐木因日照条件不同而导致阴材、阳材不同及所制古琴音色不同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是耸人听闻的。

1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二、三段关于洞天清录的引文,除了用来说明古琴制作相关问题之外,还介绍了洞天清录的作者、成书目的及影响。B本文围绕洞天清录一书来写,先从成书背景引出,再总体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文章主体部分是对阴阳理论的详细阐释。C“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句中的“梧桐”意象所包含的文化品质,是梧桐成为琴材终极之选的重要原因之一。D赵希鹄认为,古琴制作应选择良材,使用良工,依法制作,选择古琴则不必在意所谓“名琴”。本文作者也赞成他的观点。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欧信,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以广东破贼功,

13、擢都指挥同知。已,命守备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以都督佥事充参将,守备广东雷、廉诸府。巡抚叶盛荐其廉勇,进都督同知,代副总兵翁信。两广瑶僮陷开建,杀官吏,帝趣进兵。信破贼化州之马里村,再破之石城,击斩海南卫反者邵瑄。时所在盗群起,将吏不能定。广西参将范信守浔、梧,瑶尽在境内,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帝命广西总兵官陈泾及欧信合剿。时有斩获,而贼势不衰,朝廷犹倚范信。会泾以罪征,乃擢范信都督佥事充副总兵,镇广东,而命欧信佩征蛮将军印,代泾镇广西。成化元年,贼掠英德诸县,欧信讨斩五百余人,夺还人口。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

14、还理前府事。七年春,充总兵官,镇守辽东,累败福余三卫。言者谓信已老,请召还。巡抚彭谊奏:“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年六旬,骑射胜壮士,不宜召回。”乃留镇如故。久之,陈钺代谊。钺贪功,信不能违,十四年为巡按王崇之所劾。其冬,乃召归。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直右钺,归罪信等。下狱,镌一官闲住,饮恨而卒。 范信既徙广东,贼势愈盛,劫掠不止,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而是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讨贼久无功,滥杀良民报捷。岭南人咸疾之。 (选自明史欧信列传第六十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趣进兵 趣:督促B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 寇:侵犯

15、C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 按:安抚D岭南人咸疾之 疾:痛恨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都是明朝官职名称,明锦衣卫,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南北镇抚司镇抚、千户五职。B辽东,指辽河以东,明朝时也是军镇名,辖境相当于辽宁省和吉林的部分,岭南,指五岭之南的地区,辖境相当于两广及海南省。C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文中,“成化元年”为年号纪年,而文中的“景泰三年”则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拔”等也指官职的提升,而“转”“徙”“调”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雍督师令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