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430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诗词曲五首课 题诗词曲五首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教学方法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二、检查前置作业三、研习诗歌1、会读2、会说(体会诗情)3、会品四、小结五、布置作业1、准备默写2、预习下一首诗歌一、导入新课: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杜牧的咏史名作赤壁。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3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全诗最精彩的

3、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品读后两句: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5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6、小结: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示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

4、的意象来。一、前置作业展示:1、 简介作者与背景杜牧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2、 生字词检测3、 概述文意4、 初读感悟二、学生读课文,配乐(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3)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4)学生练读。(5)全班齐读。三、(学生讨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四、 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板 书 设 计赤壁兴感之由 折戟 磨洗借题发挥 东风 二乔教 学 反 思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