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381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同步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十课信客同步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克扣(k) 接济(j) 稀罕(hn) 穷愁潦倒(lio)B诘问(ji) 呵斥(h) 吊唁(yn) 连声诺带(nu)C伎俩(zh) 唏嘘(x) 焦灼(zhu) 长途跋涉(sh)D憎恨(zng) 昏厥(ju) 捆扎(z) 颦难从命(sh)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中“克扣”中“克”读k,“稀罕”中“罕”读hn“;B“呵斥”中“呵”读h;C“伎俩”中“伎”读j)。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

2、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接济(j)文绉绉(zu)B噩耗()伎俩(jlin)C吊唁(yn)唏嘘(x)D诘问(ji)焦灼(zhu)答案: A解析:分析: ACD项读音没错误。注意A项中的“文绉绉(zu)”应读“zhu”,所以选A项。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跋涉( )灰黯( )昏厥( )唏嘘( )晦气( )嫉妒( )

3、伎俩( )吊唁( )答案:b|n|ju|x|hu|j|j|yn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嫉妒”读“j”而不是四声,“伎俩(j)”而不是“zh”。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他读过s sh ,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lio do ,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老信客)连他们各人的p q 习惯也作了介绍。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zhun 了钱要ji j 他。答案:私塾,潦倒 |脾气|赚,接济 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潦”和“脾”。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

4、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5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答案:眉|稀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来理解,如“低媚顺眼”是低着眉头,因此用“眉”。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6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答案:潦|碎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来理解,如“鸡零狗粹”是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因此用“碎”。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

5、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7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灰黯: 颠沛: 赋闲:答案:黯:阴暗|颠沛:穷困;受挫折|赋闲:失业。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处世经验和人之常情。()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答案:难能可贵|世故人情|从容不迫|绘声绘色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

6、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9 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能力。D项中“劲利”应为“厉”,故选D项。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10选出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噩耗传来,女人大放悲声。B信客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C信客识文断字,经常代读、代写书信,真是无所不为,样样皆能。D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

7、都认识他。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能力。C项中“无所不为”是什么坏事都做的意思,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故选C项。点评: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11 从下面备选词组中选择恰当的项填入这段文字的空缺处。三十年信客生涯,( ),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 ),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 ),立此墓碑,永志纪念。备选词语:A众口传颂B桃李芬芳C风尘苦旅D艰辛备尝E任劳任怨答案:C|D|E|B|A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

8、准确的答案。信客是作者肯定的人物。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12 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农民的眼光里,有(),有();比较得多了,也有(),有()。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A羡慕嫉妒嘲笑轻蔑B嫉妒嘲笑轻蔑羡慕C轻蔑羡慕嫉妒嘲笑D羡慕嫉妒轻蔑嘲笑答案:D解析:分析:

9、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本题要求填的都是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13 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都市里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答案:羡慕,嫉妒|升,沉解析:分析:在原句中很容易找到反义词,第一句中的羡慕与嫉妒;第二句中的升沉。点评: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14下列各句中没

10、有语病的是(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答案:D解析:分析:A项搭配不当,“话语”和“指导”不能“浮现”,B项“突然”和“渐渐”重复啰嗦,C项前后矛盾,前面两项和后面一项不能搭配,故选D项。点评: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15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信客教地理

11、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答案:A解析:分析: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成语形容事物,不形容人的行为。点评:本题不难,A句错误明显。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章多记忆成语,尤其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成语,要辨识成语的意义、写法、适用对象、情感色彩,注重积累,写作时多多使用成语。16 本文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

12、海写作学会会长的 ,他的文学作品有曾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书奖的散文佳作 ,还有获海外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的 等。答案: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余秋雨的相关常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7 下列选项中对句

13、子中划线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哥儿,你必须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极其”,说明长妈妈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认真程度。)B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形象地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的状态。)C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若有所失”,表现了父亲对所造新房的那种不满意的心态。)D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郑重”说明了信客对人们的嘱托的认真态度,表现了他高度重视工作的责任心。)答案

14、:C解析:分析:C句“若有所失”意为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并不是形容“不满意”。点评:本题有难度,所要判断的几项句子皆出自课文,学生要回顾所学课文内容才能判断。此题的拟题不妥,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了解,但括号里的说明必须有语言环境才能理解,这样给学生制造了判断的障碍。18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一只绿色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答案:比喻|比喻解析:分析:这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都是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