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3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357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3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来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利用设计问题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既有收获,也有遗憾。 收获:一教学方法运用恰当。1、讲授与探究结合,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知识点主要由老师讲授完成,训练部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句段关系、学会分

2、析的方法和思路,并基本上熟悉答题语言表述的标准。2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3讨论探究法。教师根据文体特点,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讨论探究,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二、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作为本

3、课教学的重点。把“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作为本课的难点。充分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三、 多媒体运用恰当本课的多媒体运用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中运用:理顺序和抓特征时,展示了要探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在抓住赵州桥特征后展示了桥的图片,增强感性认识,初步体会桥的建筑美。在明方法和品语言的环节中,大屏幕例子在先,教师和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训练,并对知识点做相应补充,使学生系统完整的掌握说明文的知识点。遗憾:一、课堂容量大,内容偏多为了把中国石拱桥这一课讲透,我有些贪大贪多,问题设计较多,学生对有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在以后的问题设计上,我要做“问的巧的智者”,用灵活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学习。二、依赖多媒体课件,容易受课件的限制和牵引,有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从容地记下来,造成学生只热心参与活动,掌握知识如过眼云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问题设计精巧,度量安排合理,教者因势利导,顺学而导,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从而生成能力、方法、习惯,以求将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有质量的鲜活的真课堂。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