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030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4_4 光的折射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4.4光的折射课题4.4光的折射授课类型新授一、教材分析本节在前面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研究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界面的另一种传播行为一一折射从光的折射角度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在光的反射中,光仍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而在折射现象中,光是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光的折射规律也是下一章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 教材中先介绍了折射现象,然后由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得出折射规律之后用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了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发生弯折的原因科学世界中解释了海市屡

2、楼现象,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现象的美妙想想议议和作业中的内容也尽量多的联系了实际,第三题中“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第四题中实践活动等都能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教材安排上正体现了物理课标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但并没有为学生所注意的或认识到的光的折射现象出发,使学生了解并认识自然界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

3、热爱、亲近的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难点1、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相关简单的自然现象;2、完成玻璃砖和三棱镜的折射图像。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变弯折了。二、光的折射:1、学生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找出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比较入射角与折射角大小关系 教师归纳,出示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找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让学生分别说出入射角,从而猜出折射角,并比较大小。 给出折射定义,强调两个关键:光线斜射,从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与前面光的直线传播联系起来)

4、教师依此出示光的折射图像,讲解作图的方法和图中的名称。学生画图【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2、再次观察:动画,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折射角大小变化情况 得出: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光线垂直液面入射,入射角=折射角=0(即光线不发生偏折)。应用练习:太阳及地平线3、学生观察: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比较入射角与折射角大小关系 教师将动画调至黑板上一个图像相似,让学生观察得出光的折射是可逆的。 出示光路可逆图像,学生画图【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4、小结:三、光的折射应用及常见现象:1、鱼翔浅底、叉鱼、潭清疑水浅2、解释: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弯折3、应用: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4、现象:海市蜃楼四、练习检测:(见PPT)六、练习及检测题练习: (见PPT) 检测: (见PPT)七、作业设计新学案:P58课堂达标(9题,选择) P59能力提升(10题,4选择,1填空,5作图)其中:P59能力提升6、7、9选做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