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026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3_3 汽化和液化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课题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1.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一、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最重要的,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它与生

2、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一是使学生了解部分液体的沸点;二是使学生能用沸点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动手,但能力不强。他们刚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

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汽

4、化和液化的概念。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教学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五、教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又变成了液态的酒精。二、合作探究( )态 汽化 ( )态 ( )态 液化 ( )态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

5、液态的过程(一)汽化: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1沸腾(1)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有哪些不同?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怎么变化呢?【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描述水沸腾现象,并对温度变化进行猜想,交流讨论。【设计实验】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及要求1从暖瓶向小烧杯中倒入30ml左右的热水,点燃酒精灯加热。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格中,直到水沸腾后2分钟为止,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时间/min00.511.522.533.54水的温度/3.在记录温度的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各有怎样的现象发生,

6、水沸腾后,将酒精灯取下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4实验完成后,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学生认真学习实验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的过程及观察记录的内容。【选择、组装实验器材】思考讨论,进行该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缩短实验时间?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并组装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节省时间方法:给烧杯加盖子、用热水、减少水的质量(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开始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及

7、时处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部分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利用另一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处理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现象分析:问题1: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总结】水在沸腾前较响,沸腾时较沸腾前声音变小。问题2: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运动方向、大小变化、最终结果各有何相同或不同?【总结】相同点: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都产生在容器的底部,向液体表面运动,到水面破裂开。不同点:水在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问题3:对比沸腾前、后温度变化情况,你认为沸腾必须满足怎样的温度条

8、件?【总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除水外,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问题4:你认为沸腾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观察停止加热后,水是否还能沸腾?【总结】沸腾吸热,如果不能继续吸热,液体将停止沸腾。【概括归纳】沸腾的定义、沸腾特点、沸腾的条件: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阅读教材P60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液体的沸点相同吗?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多少?2.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吗?为什么?【知识拓展】液体的沸点并不是

9、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影响液体的沸点,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巩固训练【小试身手】大家都喜欢吃火锅,你们吃过“纸火锅”吗?思考:“纸火锅”为什么遇到火不燃烧呢?2蒸发【设置问题情景】湿衣服变干就是一种蒸发现象,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一下:1、湿衣服上的水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部位?2、湿衣服上的水蒸发现象是缓慢的还是剧烈的?3、只有炎热的夏天能把衣服晾干吗?气温较低的季节,衣服能晾干吗?【概括归纳】蒸发的定义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实验感受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做做想想:1.用棉签蘸酒精擦在手上,有什么感觉?2.取两个温度计,

10、一个玻璃泡沾上酒精,另一个不沾,分别用课本对着两个玻璃泡扇,观察两个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1、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温度。2、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3、人身体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上吸热,从而来降低温度。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把大量的热散到空气中,来调节体温。由生活事例讨论交流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液体的温度2. 液体的表面积3. 液面表面空气流动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蒸 发沸 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都吸收热量不同点发生部位液面内部、液面同时进行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缓慢剧烈温度变

11、化降低不变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液面气压(二)液化1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三、课堂小结:学生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四、课堂检测完成检测题、解答(见课件)五、布置作业练习册p21-22 必作 712;选作1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实验指导,使学生的实验更加具有层次性、目的性,降低了学生实验的难度。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先亲身体验感受,再实验验证,加深对蒸发吸热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