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818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地理差异显著(二)课题名称第五章 第一节地理差异显著(二)科 目地理班 级初二课 型新授课课时数 1课时课标要求通过地图的使用,使学生明确各种地理要素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地理现象的差异,并且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教材分析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本章教材从地里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地理差异明显,从气温、降水、地势以及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总结分析我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显著差异。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刚

2、接触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还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差异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的培养,最终达到“学地理、活用地理、爱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地图使学生能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及突破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划分原因。教学难点及突破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活动意图教学内容与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其它导入新

3、课:一位外国朋友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飞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指出上述地区在哪里,试着说出上述区域的差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师: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区域,因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区域。师:我国地域辽阔,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大,各地区的差异很大,有必要进行区域的划分,由此直接引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活动二:1.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2. 由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3. 本图由哪几种地图综合而成?4. 这说明四大地理

4、区域的划分依据设计了哪些方面?归纳总结:由此可见,每个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也有一定的差异。活动三: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1、 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 确定界限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3、 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4、 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5、 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6、 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7、 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情况和主导因素,使我们对祖国的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小组探究:不同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我国

5、疆域辽阔,同一类型的地理区域中,还可以按照不同要求和功用划分出不同级别和不同尺度的区域。活动一: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各小组根据已学知识举例说说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学生汇报:根据气候特征,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气温差异,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根据地形的差异,我国划分为三级阶梯。学生汇报:1 小组代表在图中找出四大地理区域。2 由名称可知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不同。3 本图由地形图、省级行政区划图、河流与湖泊分布图综合而成。4 划分依据涉及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学生汇报:1、400mm2、季风、3、0摄氏度4、800mm5、气候6、第一级阶梯7、地形小组竞赛:教师提供四大

6、地理区域的不同景观图、民居图、各小组把四大地理区域与对应的景观图、民居图连线,各小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核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浓厚兴趣。由浅入深 ,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区域的划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地理要素图的叠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使学生豁然开朗,导致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和分界线的特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完成本课重难点。板书设计课后教学自评:自评指评自评等级目标能体现新教学理念(“三维度”)、全体学生达成度高。ABCD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课后反思: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