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787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习题1无答案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填空题一、神奇的金字塔大河流域:古埃及的母亲河是_;时间:古埃及文明大约形成于_年;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_,它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二、汉谟拉比法典大河流域:流域,即_和_孕育了古代西亚的文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民族:来自叙利亚草原的人。国家:建立起_王国;国王:其第六代国王_法典:在位期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即_。性质:三、种姓的国度大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民族: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等级制度:在社会上建立

2、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四个等级,其中_(掌管)、_(掌管)属于统治阶级,_、_属于被统治阶级。佛教的创始人是_,时间是_。创立地点:主张:反对_,主张_;核心教义是:。传播:佛教后来在_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8安徽中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21世纪的世界舞台。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3)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简答题1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何基本上都产生在大河流域?2曾经是人类最早文明发源地的这些国家,为什么现在却大都是比较不发

3、达的国家?选择题1人们通常把孕育当地文明的河流比喻为“母亲河”。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埃及的“母亲河”是()A幼发拉底河B尼罗河C印度河D底格里斯河2(2008孝感学业)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3(2009德城中考)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A金字塔B佛教C阿拉伯数字D早期基督教4(2010威海)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l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中

4、央集权国家的国王是()A恺撒B汉谟拉比C伯利克里D屋大维5(2010青岛)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汉谟拉比法典B民法典C刑法典D商法典6(2009佛山中考)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判罚的依据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7(2010青岛)“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2

5、009黄石中考)“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伤、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9(2008长沙学业)佛教创始人是()A汉谟拉比B穆罕默德C耶稣D乔达摩悉达多10.(2011湖北黄石)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湖泊C高山D河流11.(2011广西南宁)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