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514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广东省广州市】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2、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朝服衣冠,

3、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B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答案】9A【解析】A项早晨;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项

4、过错/到;D项名词:集市/动词:买。本题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10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11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广西贺州市】三、(一)文言文阅读(13分,11-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

5、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6、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说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苟全性命于乱世B谓其妻曰 专其利三世矣C上书谏寡人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D齐国之美丽者也 客之美我者1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本文叙事

7、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15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 【答案】11D;12A;13C14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15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

8、长勺之战的胜利。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三、【古文阅读】(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

9、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时时而间进 故夙夜孜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答案】11间进:偶然进谏夙夜: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

10、得1分。1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杨。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

11、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湖南省株洲市】三、(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臣之妻私臣( )时时而间进( )2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皆以美于徐公。(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分) 21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令下达之后的叙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一)19(2分)偏爱(1分)间或、偶然(1分)20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