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514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8《外国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外国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品。(2)学会鉴赏现代诗歌,品味本诗深刻主题。(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体会两首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从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中获得启示。(2)树立谨慎选择人生道路,不随波逐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体会两首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对

2、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情境导入 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被喻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歌的太阳”。他的名字因为诗歌而永远不朽,请你记住这个名字普希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二、作者名片幻灯出示。普希金(79987),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

3、,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敌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代表作: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二、背景介绍幻灯出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

4、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三、整体感知1. 朗读指导,注意停顿和语气语调。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 理清诗歌思路。第一节:作者以诚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逆

5、境中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信念。第二节: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所处的逆境。四、合作探究结合下列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2.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意思?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的事情。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受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3.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1)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一切过去后再回

6、想在困境中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地追求理想的过程时,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倍感亲切。(2)对人生的看法:人生应当丰富多彩,经历应当丰富多样、是一种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4. 诗歌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A诗歌本以意象抒情达意。而本诗直抒胸臆,劝说别人,实是鼓励自己。这种构思更利于表达自己乐观的思想。B另外作者以现在“忧郁的日子”和未来“快乐的日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要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生活态度。5.有人说,读了这首诗,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一首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也有人说,读了这首诗想到了生活像一条河流,它一定是弯曲的,但一定是

7、向前奔流的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说你的体验。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6. 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_, 不要_, 不要_! _ _。示例1.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阴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示例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彷徨,不要哭泣!暗淡的生活中需要光明,坚信吧,黎明的曙光即将来临。学习一条未走的路一、情境导

8、入 我们欣赏了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那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品读一条未走的路。说到路, 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踏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二、作者名片幻灯出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二、背景介绍幻灯出示:本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庆。作者读高中时

9、就开始写诗,以后一直坚持写作,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过6篇。他当时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做农场主,要么坚持自己的理想,去做一名诗人,但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去涉足”。后来他毅然选择做一名诗人,1912年他变卖了农场,在伦敦附近住下。他成功了,191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1915年写这首诗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这一重要的人生抉择。三、整体感知1. 听读诗歌,思考每一节的内容。2.检查预习注音并解释词语瞬息( sh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幽寂( yu )幽静寂寞。延绵( min )延续不断。萋萋( q )形容草长得茂盛

10、的样子。 忧郁( yu )愁闷。伫立( ch )长时间地站着。涉足( sh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 xing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 gn g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3.指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节的内容。第一小节:伫立(思索)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陷入沉思 -一旦选定了一条,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第二小节:决定(选择)诗人选择了一条更幽, 更美, 更有挑战性的路。第三小节:选择之后的怅惘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第四小节: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里,有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

11、,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四、合作探究结合下列的问题,说说你的理解。1.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一条未走的路”?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这么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 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2. 体会诗题的妙处“未走的”修饰“路”,揭示了诗歌的切入点;同时本诗题目运用了双关的修辞

12、手法,“路”表面上是指大自然的路,实际上喻指人生之路。题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3. “我”在面临选择时是怎样一种心理?从哪些诗句看出来?(1)“我”为不能同时踏上两条征途而感到遗憾,在面临选择时,“我”的内心矛盾、犹豫、彷徨。(2)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直到它转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4.诗歌最后两句有什么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人们往往会感慨自己走过的道路,并设想当初如果作出另外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情景。对于已选择的路而言,未选择的路更令人留恋和向往。5. 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还着重写了未选择的路呢?探究A.从诗歌

13、的内容与结构方面来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选择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对自己选择的路的欢欣或庆幸,而是要表达对未走的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来看,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思考,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原选择要慎之又慎。探究B.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人只能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向往,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写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这样写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所以诗歌着重写未选择的路。6. 诗

14、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明确:是象征。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上表达。 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 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7. 象征与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8.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感悟A.未来,它给人以想象和憧憬,它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天天都美妙惬意,也并不是天天都风和日丽,生活中也有失意,有痛苦,有困难,有挫折。关键是,当生活不尽如人意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要镇静,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感悟B.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每一个选择都 可能决定人生之路,因此一定要谨慎小心地去选择,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五、课堂练习1.本诗中的“路”象征了“人生之路”,请你也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示例:蜡烛的一生很平凡,它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但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老师们,他们就像蜡烛,时间的火苗熔化着他们的青春。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