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501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练习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岳阳楼记积累运用1.查资料,了解范仲淹的相关情况。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你能回忆起哪些有关岳阳楼的名句吗?你熟悉历史上哪些迁客骚人?2、朗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注音,认清字形。3.句读,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前人之述备矣。(2)然则何时而乐耶。(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登斯楼也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还有哪些句子不会读?4.自助梳理字词。先个人自助,然后小组合作解

2、决。要求:(1)注意重要词语的解释(2)划出疑难语句;(3)疏通文意整体感知4阅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在文中分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5.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文段精读(一)阅读第1段,思考: 6.哪句话交代了本文写作缘由?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二)阅读24段,思考: 7.第2段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8.第3、4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 阅读5-6段,思考:

3、10.“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12.“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13.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4. 有人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穴”,此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在如今有没有现实意义? 探究拓展(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

4、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不可具状 具: 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天下之乐而乐烟云竹树而B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处

5、江湖之远竹工破之D然则何时而乐 子声丁丁然1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斯人,吾谁与归?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18.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答案4、段意:第一部分(1):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着重说藤子京谪守后的政绩。 第二部分(24):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周围的景物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一明一暗,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5记叙、描写、议论、抒情6、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

6、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7、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8、3 段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 ,这样的景物,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4段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写了这样的景物,就

7、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9、句子略 这样写是的目的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1013见教参14、句子略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15.求:探求。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具:全,都。被:通“披”,披着。(2分。每词0.5分) 16. B(2分。A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B连词,因为。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竹子。D代词,这样;助词,表状态) 17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意思对即可)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分。“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 18.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分。忧国忧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