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7464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雨霖铃 课件(35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词句,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壮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泪别),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慰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景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釧;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苦别),雨霖铃,柳 永,三水实验中学 郑康华,题 解,雨霖

2、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 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念/去去,千里/烟波

3、,暮霭( i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wmv,诵读、感悟,整体把握,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 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听配乐朗读,分析本词内容:,直接抒情,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请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感情

4、的句子,并概括词中感情。,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借景抒情,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请找出词中写景抒情的诗句出来,并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名句赏析 1、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分)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

5、象意境感情,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1分),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1分),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1分)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1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这一句动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 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

6、寞的感情。(1分),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同意。 (观点1分)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分),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1分),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2分)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小结1分),杨树岸晨风淡月,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呢?,典型意象: 酒、柳、月、风,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

7、。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年年柳色,霸桥伤别。 李白忆秦娥 绿杨陌上多别离。 温庭筠,柳,惜别怀远,留,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 劝君更尽一

8、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伤感,风(晓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凄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

9、易,月(残月),清 冷,虚实结合,1、实写: 2、虚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10、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虚,实,实,虚,虚,虚,实,虚,虚,实,虚,虚,“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手法+依据2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

11、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手法+依据2分)。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效果作用2分),离别环境,离别场面,此去行程,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离别难,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凄切悲凉,难分难舍,惆怅伤感,融情入景,(实),(虚),上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思念苦,今宵酒醒,此去经年,杨柳,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言,酒醒伤情,惨不成欢,过 渡,伤离别 清秋节,因情造景,情景交融,下阕:,艺术特色:,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

12、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1、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虚实结合,,婉约词派的特点:,哀怨缠绵,诗词小结,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拓展延伸之一:奉旨填词柳三变,

13、鹤冲天,拓展延伸之二: 苏词与柳词,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日:“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拓展延伸之三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考试连接,答: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我同意“关键”之说;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