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7232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一中 2018 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佛山一中佛山一中 2012018 8 学年度(上)学年度(上)期中期中考试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命题人:朱亚红 审题人:辛晓燕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4 4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6666 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 说是管

2、理家政。 ”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渊源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度 2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 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 ,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 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3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 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这反映出 A农

3、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4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 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5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6. 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 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7 判断下表文

4、献史料,它们最有可能是用来辅证哪个方面的研究 史料出处 史料引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 左传宣公十一年 “楚子县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吴王发九郡兵伐齐” A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战争 B郡县行政制度的出现 C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 D国家统一趋势的发展 8.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示意图,较为正确的是 9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 “置中 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 佛山一中 2018 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A大幅提

5、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0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11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政 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

6、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12中国古代的中央机构经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变化,其中九卿和六部执掌如左图。其间的变化反 映出古代政治 A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逐步分离 D从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13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不仅有益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且有益于文化的编 制和普及” 。材料所述制度与下列哪种现象直接相关 A.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杜佑通典选举典 )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 C.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7、。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D.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班固汉书董仲舒 14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 “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 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5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 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 宰相说: “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 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 就把功名与人?” 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A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16史学家

8、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 “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 ,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隋朝的科举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17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 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A改变了欧美选官制度 B带来社会公正与公平 九卿 奉常 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 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 掌宫门卫屯兵 太仆 掌舆马 廷尉 掌刑辟 典客 掌诸归义蛮夷 宗正 掌亲属 治粟内史 掌谷货 少府 掌山海池泽之税 六部 吏部 掌职官铨选 户部 掌税收财政 礼部 掌文仪外事 兵部

9、 掌兵籍军令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佛山一中 2018 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图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18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 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倾向的时期有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7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 A B C D 20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

10、管监察,称“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代天子 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 “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 泥中。 ”这表明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 中旨处理政事, 也必须送内阁 “商确可否” 。 “圣意所予夺, 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 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 “执奏” ,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

11、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2读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在处开始实行的措施是 A设三省六部 B设立枢密院 C废丞相制度 D设置军机处 23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4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 621 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 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 16 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 “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 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成文法诞

12、生于公元前 6 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5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握有力的论据, 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 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雅典的政体形式 B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 佛山一中 2018 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C雅典的城邦体制 D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 26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

13、事会、十将军委员会、 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反 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27.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各选项中对应 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选项 政治家政治家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主要原则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B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公正 C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D 伯利克里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28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

14、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 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 29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 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 A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 B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 30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 全身心投入公务。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 C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 31罗马人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