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6087229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成都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高 2019 届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8.11.8 1.B(A 项强加因果; C 项无中生有;D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总是 会战胜” 。 ) 2.A(不是对比。) 3.C(于原文无据。) 4.D(“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人物的性格悲剧”错,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人们的道德堕落) 5.勤俭老实、诚实善良、爱面子(自尊心强)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 6.死因:马具商的诬告;乡长不调查,不研究,不辨真伪的审问;众人的取笑嘲弄、冷漠麻木;性格 上的缺陷:太爱面子,放不下事情。 (联系其他文学作品)例如: 祝福展现了一个愚昧

2、落后的鲁镇和一群冷漠麻木缺少同情心的 看客,他们奚落嘲笑祥林嫂,成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力量。无论是祝福还是绳子的故事 , 都批判了麻木冷漠的看客们对人物的戕害。 7.B(铁路总里程数并未回落,较之 80 年代有显著增长) 8. B(A 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和中 国主张 ” ,这只是一种希望。C 项以偏概全,根据材料四第 2 段,可知“跨国公司已经获益”错, 获益的只是“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 。D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下定义的方法。 ) 9. 要有较敏锐的觉察力,并且最好提前布局。具有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 的能力能够

3、和政府、研究机构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 10.D 11.A( “唐明皇”“汉武帝”不是庙号) 12.B(宇文士及没有参与谋逆弑杀隋炀帝是因为他是隋炀帝的女婿,宇文化及没有告诉他这件事,并 非是他的深谋远虑。) 13.当时突厥多次侵犯边境,宇文士及要树立威望来镇摄炫耀边境,每当出入(边境),都要摆列 气势浩大的兵士卫队,又深切地降低身份礼待士人。(关键词:寇、边鄙、陈) 又有一次切肉,用饼揩手,太宗多次看他,宇文士及佯装不知道,慢慢地吃着。 (关键词:目、阳、 省) 14.B(第三句是写“人们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而不是“到遥远的地方去开拓土地” 。远扬:又长又 高的枝条。 ) 15.本诗前三联充满

4、了作者对春日田园生活的赞颂、憧憬之情,但最后一联却发生突转产生了几分惆 怅之感。首联写随着春天的来临,斑鸠鸟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杏花也开得雪白一片,燕子也回到了 旧巢,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祥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颂、喜爱之情。中间两联写农民由于春的到 来,开始了田园劳动,旧房屋的主人翻看着新一年的日历,春天的的序幕已经拉开充满了希望。表达 了作者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最后一联诗人想到那离开家园的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 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又增添了几分为远客的惆怅、惋惜之情。 (总说 2 分,分析 4 分) 2 16.(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地崩山摧壮士死,

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17.D(混为一谈: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 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此处语境没有“不同事物”,只是针对“时尚”一个 对象,排除 A、C;刚愎自用: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 执。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褒义,“另辟蹊径”更好。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 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趋之若鹜:意思是指像 鸭子

6、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 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更强调说。此处“趋之若鹜”更好。) 18.C(前一句主语为“他们”,后句继续用“他们”为主语,排除 AB;D 项语气太过强硬,故选 C) 19.D(A“把列为”和“被列为”杂糅,排除 AC;“时尚”为主语,后应接“使人们”) 20.(1)“惠存”改为“保存” (2)“务必”改为“最好” (3)“传达”改为“分析” (4)“顿首”改为“敬上”(或删掉“顿首”) 21.网上预约报名,9 月 9 日至 13 日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确认身份信息;信息正确通过验证,“否” (

7、信息不正确)则修改错误信息再验证;核对是否符合报名要求,符合则确认完成结束,“否”(不 符合)则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者医学资格认证,再确认结東。 【附:参考译文】 宇文士及字仁人,是京兆长安人。父亲宇文述,在隋朝官至右卫大将军。隋文帝开皇末年,凭借 父亲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文帝杨坚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他按诏令娶 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任尚辇奉御,随从炀帝巡视江都。因父亲去世守孝离职,期满复职任 鸿胪少卿。他哥哥宇文化及秘密策划叛乱时,由于他是炀帝的女婿,对他严守秘密,弑杀炀帝后,才 封他为蜀王。 从前,宇文士及任奉御,李渊任隋朝的殿内少监,平素和他有密切交往。在跟

8、随宇文化及到黎阳 时, 高祖亲写诏书邀请他去。 宇文士及也暗地派遣仆人秘密赶到长安, 表白心迹, 并进献了一只金环。 高祖高兴地说:“我曾和士及共事,今天进献金环,这表明他要来了。” 宇文化及的军事形势一天天紧迫,宇文士及劝他归附唐朝,宇文化及不听,他就和封德彝借口要 求去督运军粮。 宇文化及很快失败了, (宇文士及)就和封德彝等人主动投奔长安。 高祖责备他说: “你 兄弟二人率领要求打回京城的人马确定了进攻关中的方略,那时如果打败了我李家父子,还会放过我 们吗?你现在能到哪儿去安身?”宇文士及道歉说:“按我的罪过是该处死,但是我从前在涿郡,曾 经和陛下在半夜里议论时局,后来又进献金环,希望用

9、这个办法赎罪。”高祖笑着对裴寂说:“他和 我谈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至今六七年了,您诸位都在他的后头。”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高祖的昭 仪,得到宠爱,因此宇文士及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 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论功行赏,恢复了他在隋朝的新城县公封号,娶宗室女为妻,提 升为秦王府骠骑将军。随同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晋封郢国公。武德八年(625),代理检校侍中,兼 任太子詹事。秦王即位后,拜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并且以中书令的身份到凉州任都督。当时突厥多次 侵犯边境,宇文士及要树立威望镇守边关,每当出入,都要摆列气势浩大的警卫队伍,又一个劲地降 低身份,尊重下级军民。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

10、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离京任蒲 州刺史。主持政务崇尚宽松简略,人人心情舒畅。后来回京升任右卫大将军。 3 太宗把他带进内宫交谈,有时半夜才出来,碰上他在家休假,往往派人催马召见他。宇文士及更 加谨慎,他妻子曾问朝廷催他去干什么,他始终不应声。太宗有一次观赏宫中一棵普通的树说:“这 是一棵珍贵的树!”宇文士及就在旁边大加赞美起来。太宗板起脸来说:“魏征经常提醒我疏远花言 巧语阿谀奉承的人,我还不知道指的是谁,现在我可相信他的话了。”宇文士及道歉说:“中书、门 下、尚书三省的宰相们冒犯威严直言劝谏,弄得陛下手足无措。现在我有幸在您身边,不稍微将就一 点儿,您虽然处在尊贵的天子地位,又有什

11、么意思?”太宗的不满消失了。又有一次用刀切肉,用饼 揩手,太宗时不时地瞅瞅他,宇文士及佯装没有看见,慢慢地吃着。他的机智颖悟都像这样。过了很 久,又任殿中监。去世后,追赠左卫大将军,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营建的昭陵墓地。 【附:诗歌赏析】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在诗中,诗人 只是平平地叙述,心情平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 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 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

12、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 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 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 年华” ,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 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 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

13、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 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 “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 人很想开怀畅饮, 可是, 对着酒又停住了, 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 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 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 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 的景象, 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 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 追踪春天的脚步。 诗中无论是人是物, 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 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