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87122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6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012011 1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适用专业名称:适用专业名称: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 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科目名称: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教育综合 科目代码:科目代码:333333 注意:注意: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

2、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 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教育学 2,课程标准 3,研究教学法 4,德育 5,六艺教育 6,七艺 二,简答题(每题二,简答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3,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4,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学习活动的意义。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

3、早的时候! 2 三,论述题(每题三,论述题(每题 2020 分,共分,共 8080 分)分) 1,论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2,论述学记中的主要教学原则。 3,试述结构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4,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3 20112011 年西北师范大学年西北师范大学 333333 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 1,教育学,教育学 【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学问,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 象,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但需要注意,不是

4、所有的教育问题 和教育现象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一定社会价值,能 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它 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它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通过对 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 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 性、创造性。 2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 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 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5、是国家管理与评价 课程的基础。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课程标准的结构: 说明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3 3,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法 【解析】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4 4,德育,德育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解析】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 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 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 育

6、、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教 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 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 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 育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5 5,六艺教育,六艺教育 【解析】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 质分成三大方面: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 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 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

7、,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 门艺术的总称。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 技术。书数。 “书”是指文字, “数”是指计算。 “六艺”教育的特征: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 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 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6 6,七艺,七艺 【解析】 柏拉图充分肯定教育塑造人的作用, 系统论述了教育与政治、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5 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他强调男女平等, 提出了广泛的教育内容 (算 术、几何、天文、音乐)和智者的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合称 为“七艺” 。 二,

8、简答题(每题二,简答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解析】 1) 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 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即教育所造就出来 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寄生虫, 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 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

9、人民做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的创造性 对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 理想。 2) 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 的角度来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 指受教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 主要指受教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分层的角度来看,人的 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 如根据人的现实生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6 活所处理的关系,人的全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 展人处理和自然关系的能力、社会关系的能力、与

10、自我关系的能力, 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个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人与外界 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人和谐的关系, 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 展或全面发展。 目前我们的教育学理论的研究,主要在较高的层次上,如在体、 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这是必要的,但 又显得空泛和抽象,不利于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和操作。我们还 要应该深入分析各个方面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和相互 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这样才能真正指导教育实 践,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 3) 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 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

11、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 教者的个人价值。 “个性”一般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但心理学 上的“个性”更多地从个人人格特征上考虑问题,因此,简单地套用 心理学的个性的概念来理解这里所讲的人的个性发展, 我们认为是不 合适的。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 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 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 中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7 来, 排斥受教者独立个性的培养, 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

12、者的全面发展。 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发展的统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 化看做驯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受教育者的 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者的人格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做工具,而 不是主要当做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教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 得到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的存在唯书唯上、墨守成规、不 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他们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他们的思想 挂在别人嘴上;他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缺乏主人意识,对 社会事务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弊端,直 到今日,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所谓“

13、全面发展” ,说的 是受教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 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 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 不可一律化, 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者个 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而不会是千人 一面。受教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 同的境地, 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 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对教育也会 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 发展的过

14、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终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8 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2 2,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解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 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可以减少认识过程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精 力, 有效地避免人类历史上的偶然性和曲折, 从而大大提高认识效率; 使学生尽快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 为在此基础上

15、更加深入广泛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有利条件。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和 书本知识是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人的直 接经验参与和帮助,是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 消化和巩固的, 直接经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 值。所以,教学必须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 行。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传统教学中我 们只重视书本知识,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我们又只偏向于学生 的个人经验,这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3 3,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

16、革措施。 【解析】 1)创办京师大学堂:1898 年光绪在明定国是诏书中宣布设立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职能是实行教育之机关,同时也是全国最 高之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大学堂均属大学堂管辖。京师大学堂的课 蒙学教育提示: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9 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摹本, 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就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成,虽为仿 效外国,但于我国近代终究有了自立办学宗旨、课程制度、学生入学 等一系列较为系统的规定,有了新学制的萌芽。京师大学堂和京师 同文馆的不同之处在于京师同文馆囿于一才一文,以外国语教学为 主,而大学堂的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 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之制,改试时务策论,且开经济特 科;这一措施的实施,为思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3)书院改为学堂:1898 年,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宣示: 从今以后,王公大臣、士子及庶民百姓,都要兼习中、西学。随后, 光绪帝又令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 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