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7004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课件,PK中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课时 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研究化学的意义 (1)了解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新产品,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例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A,【解题点拨】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因此不能完全禁止使用

2、化石燃料,故A错误;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B正确;太阳能是绿色的清洁能源,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约能源,故C正确;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故D正确。 【答案】A,【例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玻璃破碎,【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查考生记忆能力。难度较小。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石蜡熔化、酒精挥发和玻璃破碎属于物质状态变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煤燃烧等属于化学变化

3、。 【答案】C,C,【例3】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状态,考查考生记忆能力。难度较小。牛奶在常温下为液体,氮气和氧气在常温下为气体,玻璃常温下为固体。 【答案】A,A,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性质决定变化能否发生。 判断某一叙述指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理解这两个概念,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叙述中关键性字词,加以分析。叙述中有“能”、“难”、“易”、“会”、“是”等将来时的用语,往往叙述的是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或化

4、学性质。如“木炭燃烧”是指木炭正在发生的过程,是木炭的化学变化;“木炭能燃烧”是指木炭具有的一种属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例4】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此变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图中鹅卵石、石英砂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起到过滤作用,活性炭既起到过滤作用又起到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的作用,此净水过程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燃烧燃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此过程无新物质生成

5、,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铜可作导线等。,【例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B,【解题点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液氮用作冷冻剂,利用的都是状态改变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属于物理性质;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的是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银用于制作导线,利用了银的导电性良好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B,【例6】(2016年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6、,【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B 【解题心得】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全面分析各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单项选择题 1.(2016年烟台,)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2.(2016年成都,)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3.(2016年兰州,)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

7、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 4.(2016年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A,D,A,5.(2016年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6.(2016年乌鲁木齐,)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磨制石器 B.古代炼铁 C.烧制陶器 D.利用沼气 7.(2016年长沙,)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B,A,D,8.(20

8、16年广州,)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9.(2016年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0.(2016年泰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B,C,C,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9、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2.()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_(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

10、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_,取样,观察加热后是否熔化,冷却后是否凝固。,石油,氮,化学,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B,2.()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3.()下列现象中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纸张燃烧 C.花香四溢 D.灯泡发光,D,B,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2.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还原性,C,B,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1、( ) A高炉炼铁 B.干冰升华 C.食物变质 D.光合作用 2.()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B,C,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A,C,1.()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 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A,D,3.()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第,C,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