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945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2、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3、掌握常见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2、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教学难点:学会辩证地分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前面我们讲了汉高祖刘邦,是如何一步步完成他人生的逆袭,成功登上帝位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作为刘邦曾经的好战友、好兄弟,西楚霸王项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为一个贵族、一个无人能敌的猛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又是怎么输给那个无赖刘邦的呢?让我们一起从项羽本纪中

2、去寻找答案。二、检查课前预习作业,疏通字词三、初步阅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1、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项羽的哪些事情?简要概括明确: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介绍项羽家事及早年情况:不肯竟学、少年言志、才气过人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斩杀宋义、破釜沉舟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第6-8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四、合作探究1、让我们依然沿着高祖本纪的思路,借用人物形象分析角度,去赏析项羽的为人?(外貌、性格、身份)身份:贵族子弟文段的开头对项羽的家世有这样一段记载,说项羽“其季

3、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一句“项氏世世为楚将”告诉我们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封于项”的一个封字则传递出项氏家族是封建家族,项羽是贵族子弟。外貌:1、高大威猛,气力过人项羽本纪对于项羽的外貌描述的文字并不多,在我们的选文中只有两处: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代一尺约相当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应当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个头儿。其次,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双手能举起一只鼎。项羽能把鼎举起来,这力气自然是大的。在整个史记记载中,能够扛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羽,另一个是刘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刘长(chn,音“常”)。这

4、是他的高大威猛,气力过人;2、在文末的太史公赞中,司马迁说项羽是“重瞳子”(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并且猜测项羽是不是“舜”的后人,其目的是什么?为项羽的出生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为英杰必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我们也发现,项羽的出生和刘邦的出生相比,记录则少了很多神话色彩,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刘邦是汉高祖,而项羽则是一个loser!才气过人,性情粗疏那么,项羽是不是一个只有蛮力的傻小子呢?不是,司马迁说他才气过人。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才华气魄超过一般的人。才华超人又如何解释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段文字:“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5、。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学书不成学剑,学剑不成学兵法,都没有学全。有同学认为这恰恰说明项羽这个人好高骛远,性格粗疏,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的确可以这样理解,但这不是全部。那么项羽的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在乌江自刎前,关于项羽与汉军的交战有这样一段文字:“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什么?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他的剑术极精。如果剑术稀松,那就不是杀百人,而是百人杀了。那么,他不愿竟学的兵法又学得如何呢?我们不妨从侧面了解一下。巨鹿之

6、战中,面对战力强悍的秦军主力,你觉得,一个不懂兵法、只知蛮攻的将领能打败,能想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妙计,能够“绝其甬道,大破之”吗?高祖十一年(前196)(高祖还乡之前),刘邦平定黥(qn,音“情”)布叛乱时,看见黥军阵酷似当年项羽的军阵,刘邦马上感到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刘邦在项羽死了六年之后,看见酷似项羽军阵的黥布军阵还心有余悸。可见,项羽并非不懂兵法,相反极善布阵作战。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只是不愿死背兵法而已。所以,不竟学尚能如此,那么这难道不足以说明项羽才华过人吗?2、那么,气魄过人在哪里得以体现?刚才我们讲了,项羽学书不成

7、学剑、学剑不成学兵法。项羽为什么迫切的想学“万人敌”?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前面讲项羽身世时讲到这样一句话:“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少年的项羽早就有一颗灭秦的雄心壮志。“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那个人,我是可以取代他的。”取代他干吗?当然是当皇帝,所以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便显出项羽志向的高远。3、同样是志存高远,刘邦是怎样讲的?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

8、是也”4、两者比较,说明什么?刘邦此语兼有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更多的是一种羡慕;而项羽则直接提出要取而代之,相较之下,项羽更显得豪气、霸气,无愧霸王之名。虽然语气不一样,但是敢想敢说,就注定他们的这一生不会碌碌无为。第二课时作为反秦义军的中的一员,项羽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将领成为义军统帅的呢,他的那些性格特点帮助他从众多的义军统帅中脱颖而出?下面让我们从巨鹿之战中去寻找答案。夺旗斩将、果敢坚决1、巨鹿之战这部分内容,司马迁为什么在文段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有何作用?背景补充:秦二世二年(前208)后九月,楚王派宋义为大将,项羽为次将也就是副将,率领五万楚军

9、救赵。岂知这宋义按兵不动,迟迟不攻秦救赵,并且以军令处处压制项羽。在这样的情况下,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项羽采取“斩首行动”:利用早晨拜见宋义的机会,斩杀了宋义,并提着宋义的头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密令我诛杀了他。斩杀最高军事长官,这在中外军事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作用: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后的影响是:1、项羽正式获得了独立的军事指挥权,为项羽军事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大舞台2、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知名度,为他成为诸侯统帅奠定了基础。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后的影响是:“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3、表现了其性格中的果敢坚决。果敢坚决的性格是其迈出成功人生第一步的重要因素。破釜沉舟、

10、神勇过人斩杀宋义后,项羽顺利的接管了楚军的军事指挥权,那么当时巨鹿战场的情形如何?明确:“诸侯军就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诸侯为何不敢纵兵?仅仅就是为了写诸侯军的无能、胆怯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巨鹿之战的战场情况。史书记载,秦军在巨鹿战场投入的兵力是40万训练有素的秦军主力,由名将章邯、王离统帅。而此时项羽所统领的救援巨鹿的楚军有多少呢?只有数万人,并且是仓促成军,没有进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此时的楚军不管是战力还是士气都不堪一战。在敌众我寡并且是友军不助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那么,面对强大的秦军和只能孤军奋战的战局,项羽做出了何种抉择?明确:“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

11、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先派遣两万士兵渡河,以探秦军虚实,在作战稍有胜利之后,悉引兵渡河,渡河之后马上“破釜沉舟”,自绝退路。这样做的目的为何?明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显示必定死战的决心,不让一个人有畏缩后退的心思,使得楚军人人为自己而拼命。由此可见项羽并不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他也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效果如何?明确:“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此一句不仅写出了楚军高昂的士气,作战的勇猛,也通过诸侯军的惴恐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事的惨烈。当然,更是渲染了作为统帅的项羽的神勇过人

12、的形象。在多次的苦战之后,最终,项羽断绝了秦军的粮道,大败秦军。史书记载,项羽在巨鹿凭借仓促成军的数万楚军大败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难道不能说明项羽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个人的神勇无敌的风采吗?3、仗打赢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进入项羽的军营后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这样写目的何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一个“无不”、一个“莫敢”,写出了众人对项羽的胆怯、畏惧,从侧面烘托出项羽神勇过人的英雄形象和将帅神威。此刻的项羽,更像是一尊威风凛凛、不可侵犯的战神。至此,项羽终于靠自己的

13、实力与战绩获得了天下反秦联军的承认,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关于这段“巨鹿之战”,明人茅坤用两个“最”评价: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4、那么项羽的神勇无敌的形象在本文中还有那些体现?东城快战:值夜溃围:垓下之战,楚军被围数重,而项羽却能仅凭区区八百骑兵,趁夜轻松溃围,直到天亮,汉军才发现。此处短短数语,表现出项羽无人能挡的战场神勇风姿。“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以项羽自语,回顾一生,所向披靡、未尝一败,表现出其神勇无敌。“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

14、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万军丛中来去自如、敌将辟易,威猛无敌。如闻其声、如睹其形。乌江自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虽穷途末路,但依然神勇无比,短兵交战,杀数百人,赫赫雄风如在眼前。至此,我们可见,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通过两次战争的描写,着力刻画了项羽的神勇无敌的勇者形象。那么,除此之外,在垓下之战中,司马迁还刻画了项羽的哪些形象?霸王别姬:这部分内容有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形象?明确:通过垓下歌,既有盖世的豪情,又有英雄末路的悲怆,更有满腔的柔情。天高地厚,却托身无所,一腔悲愤,万种低回,是英雄穷途末路之哭。比较垓下歌和大

15、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阴陵失道,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侧面表现其不得民心。东城快战:乃谓其骑曰:“何如”夸耀武力,执迷不悟。东渡乌江:“何面目见之”自尊自爱乌江自刎:“吾为若德”上位者的威仪,虽出困境然气度不失。那么,作为这样一个神勇威武的战神,为什么在楚汉争霸中却最终却战败了。那么,项羽战败的原因又是那些呢?司马迁是如何总结项羽失败原因的呢?“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寒盟背信、废帝自立在高祖本纪中,项羽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项羽本纪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可见,灭秦后的项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