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925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西塞山怀古、望月有感、天上谣 课件(47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西塞山怀古,诗海探珠,感 鹤 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 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 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 杂鸟何翩翩。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 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 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 兼亦竟腥膻; 不惟恋主人, 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 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 况乘大夫轩。,【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生活中的某种哲理,人的某种志向或情趣。寓言本身就是一种喻体,即使不指出本体为何物,人们也会在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诗人的用意所在。读了这首诗,我们不难明白诗人

2、意在讽刺那些立志不坚、为口腹之欲抛弃宏愿的人。从诗中带有故事性的描述来看,应当是确有所指的。诗的大部分都在写鹤,以鹤喻人,只是尾部发了四句议论。这些议论与一般寓言中的议论不同,并非概念化,的,而是用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紧密结合,以浅映深,造成抑扬跌宕之势,使人感到那种见小利而忘人格,见大利必大失“清风”的“高洁之士”,只不过是徒摆“清高”的姿态而已,一旦有利可图,那些不甚高洁的举止就会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居易另有一首鹤诗,描写了另一种鹤:“低头只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或许这种清高孤傲的丹顶鹤才是他的理想。,【思考】 试分析这首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

3、主学案,二、词语释义 西塞山:_ _ 王濬(读jn):_ 千寻铁锁沉江底:_ _ _ 石头:_ 世业:_,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晋益州刺史。,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置,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世代传下的产业。,回星:_ 银浦:_ 学水声:_ _ 秦妃:_,运转的星星。,银河岸边。,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小巧的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置。,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在云烟中耕耘。,灵芝一类的仙草。,

4、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边走边采集。,兰花。泛指香花香草。,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三、名句默写 人世几回伤往事,_。西塞山怀古 _,一夜乡心五处同。 秦妃卷帘北窗晓,_。天上谣,山形依旧枕寒流,共看明月应垂泪,窗前植桐青凤小,_,金陵王气黯然收。西塞山怀古 吊影分为千里雁,_。,王濬楼船下益州,辞根散作九秋蓬,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1)刘禹锡(772812),字_,唐代文学家,洛阳人。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

5、其时宦途不顺,然而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梦得,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诗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_,祖籍山西太谷县,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

6、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_”,世称“元白”。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白居易去世于,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2资料链接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是指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

7、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胡马和羌兵的践踏,使得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激化,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土地兼并,民不聊生,边患四起,战祸频仍。乱世的文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反映社会,汇导人情。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后人评价刘禹锡的诗,说“语言浅切而含蕴深厚”,请找出诗句,分析说明。,【提示】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语言浅近,含义深刻。孙吴割据政权虽然煞费苦心地造出“千寻铁锁”,但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

8、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山形依旧枕寒流”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故垒萧萧芦荻秋”与“山形依旧枕寒流”相叠,让人们情景交融,无限感伤在不言之中。 2白居易是如何表达“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兄弟之情

9、的? 【提示】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饥”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发、家园荒废、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

10、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3天上谣描写部分四幅画面,说说诗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提示】 四幅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4有人说白居易的这首诗用平常的语言

11、,却描绘出了奇妙的境界,试作分析。 【名师点拨】 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把手足离情,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时难年饥”“田园寥落”“骨肉流离”勾勒出时代背景;“千里雁”、“九秋蓬”的意象,抒写出孤苦凄惶之情;最后以“望月垂泪”,描绘出了一幅五处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5天上谣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这寄托是什么呢? 【名师点拨】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 ,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细剖深析 楼主 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引用王濬

12、伐吴的典故,历来多有争议,大家怎么看啊? 沙发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独王濬一事”,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无甚奇警甚妙”,以至于后世有的本子索性改为“西晋楼船下益州”,是有道理的。,板凳 诚然,和西塞山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很多的,但刘禹锡独选王濬一事,却有其深刻的寓意。我们知道,王濬及其领导的军队虽不是西晋伐吴战争中的主力,但却是一支奇兵。他自西到东,纵横数千里,直取石头城,不失为伐吴战争中的风流人物。他的思路,甚至影响到了数百年后,唐宪宗时期的一件奇功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魁首吴元济之战,以此才奠定了后世称之为“元和中兴”的盛况。前者彪炳青史,后者继往开来,二者交相辉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3、,三楼 把王濬作为抒写的中心,不仅于突出兴亡之感的主题有利,亦且增加诗章的传奇色彩。此外,王濬伐吴是从四川到金陵,刘禹锡由夔州刺史任调和州刺史,也是从四川到金陵附近,两人行经的路线相同,但二者的境遇却完全相反王濬完成了一番伟业,而刘禹锡则因为永贞革新的失败则被长期贬官在边远州郡。赴任途中,诗人身临王濬东征旧地,即地怀人,因人感事,就事抒情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西塞山怀古于叙事上精心,提炼和选择情节,化繁复为单纯,是完全从诗的结构和主题出发的,也是籍此为着眼点的,并没有随意性。正因为西塞山怀古的选材概括了历史的因素和寄寓了个人的感慨,达到了言简意赅,意在言外的艺术境地。因此后来有人

14、说“王濬楼船”四语,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活用历史,写出文化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抚今追昔法”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它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2002年心灵的选,写作素材积累,择,许多人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岳飞与风波亭,屈原与汨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苏武牧羊守汉节,苏东坡“突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项羽的“不肯过江东”,昭君的出塞,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诸葛亮的谦思,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底蕴。那么,如何选好这些事实呢?,一、选例合适,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例子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二、叙述史实,可以具体,更要概括。对尽人皆知的,要概括叙述;对人们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详细叙述一个事实,展开想像,精心描绘;也可以通过几个简明的片断,扼要概述。,三、对议论文而言,叙述史实后,还要加以分析阐释,不能以例代议。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可以在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