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865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冰心 巴金这个人 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心:巴金这个人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作者简介作者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手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

2、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视角看,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许多年里,吴泰昌供职于文艺报。由于他的敬业心强,整日奔波于各个城市和各种会议之间,因之亦得便于广泛地采撷文坛生活。他所收集的文坛资料少人可比,大大小小写满了文字的记录本至少可以装满一箱,他自己拍的和他保存的他人拍摄的照片更是难以计数。这一切,全是第一手的,无可重复,都是他身临目见的记录与发现。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文章。基本解读冰心:巴金这个人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

3、论是作为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一部分以冰心建议给巴金的电文为标题,八个字非常随意,却恰恰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这是借用冰心、巴金研究者的话作小标题。这句话是对冰心与巴金关系的最好概括。表面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交往,但是他们又都在仰慕着对方,欣赏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他们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以冰心题赠给巴金的话作小标题。这是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见证。作者试图从多个角

4、度探寻冰心与巴金之间友谊的源流,最后以余思牧先生的话作结:“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文章就是以这三句话作领起,穿插了许多冰心与巴金交往的片段,给读者展现了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2习题解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作作出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巴金这个人”是文章的线索,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参考答案: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冰心说:“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冰心还常说:“巴金是讲真话的”。余思牧认

5、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另外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这个人”: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与分析材料的能力。参考答案: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用这么随意的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这么一句贺词来的。冰心丧

6、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比较,体会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的特色。本题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不

7、必强求一致。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3相关资料冰心简介冰心(1899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

8、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她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抗战爆发后,冰心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

9、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为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建国以后,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巴金的功业之一: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

10、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他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文学理念。之二:用翻译拥抱整个世界巴金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身份经常被人们忽视。他懂得英文、法文、俄文、日文、德文等多种语言,还有世界语。从1922年根据英译本翻译俄国人迦尔洵的小说信号开始,翻译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他的译文全集足足有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中尤以俄国作品居多。翻译家高莽先生说:“巴金先生绝对是大翻译家

11、。他曾说翻译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为了学习,他总说自己是试译。他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思想形成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和他的思想都是吻合的。巴金先生的语言很美,他对翻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准确,也要用文学来表达情感,表现原著的韵味,不能完全死抠字句。”学者李辉认为:“巴金的翻译是世界性的,在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等人著作的同时,他也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诗、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等等,这凸现出巴金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出他在文化创造上的丰富性。”之三:用出版举荐文坛新人陈丹晨先生认为,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

12、动,从1934年创办文学季刊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1957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巴金以决不惟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和认真的编辑态度、以真诚、热情的友谊,把一大批作者吸引在他的周围。当年,曹禺、萧乾、鲁彦、刘白羽、何其芳、卞之琳、严文井、荒煤一批作家的处女作或代表作,都是由巴金发表和出版。八十年代,从维熙、谌容、张洁、沙叶新、张一弓、张辛欣等不少在新时期走上文坛的年轻作家,同样得到了巴金的扶持、鼓励和保护。特别每当有年轻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巴金总是公开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他们,为他们辩护。在八十年代文坛,对于那些受惠于巴金的作家们来说,作为

13、编辑家、出版家的巴金,无疑也是一棵为他们挡住风沙的大树。“他对文学的兼容并蓄,对年轻人的爱护和扶持,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之四:用行动推进文化事业巴金晚年向国家图书馆等处捐献大量藏书;他还不遗余力地建议并促成现代文学馆的建成,并为此捐出了自己的15万元稿费、手稿和藏书,已建成的现代文学馆大门的把手上永久地留下了他的手印。他念念不忘的另一件事是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之五:用真话敲打麻木不仁巴金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在1978年12月开始动笔,历时八年完成了150篇。合订结集的随想录出版后,在思想界和读书界都产

14、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巴金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陈丹晨说:“巴金一生追求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做人要正义、互助、自我牺牲。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这些烙印。”以李辉的理解,是因为有了随想录,巴金才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格才最后以这种方式得以定型,并且与他早年希望成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而做出的那些未能实现的努力,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巴金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伟大就在于真诚。”(摘自大公报郑叶、陶澜文)冰心与巴金冰心与巴金80年的交往,为我们的文学史谱写下最真、最美、最纯的乐章。我在想:友爱正如美酒那

15、样历久弥香,而友爱附着於生命之中,活着,才有不渝的友爱。“五四运动”把冰心推上了文坛,巴金正是从阅读到的冰心小说和诗文中结识了她。受冰心文学作品魅力的感染,巴金开始步入文坛。自三十年代初,冰心和巴金相识并逐渐结成了真诚的挚友。及至世纪之末,耄耋之年的冰心和巴金,依然亲如姐弟。80年始终不渝的友爱,成为当代文坛耳熟能详的佳话。活着,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福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谊,因为活着,才释射出旖旎的光彩。人生在历经磨难后,往往会呈现出百炼成钢的色彩。自一九五七年后,冰心家出了三个“右派”。二十年间,冰心被裹挟於政治浪潮,忍受了许多的不公平待遇。巴金被视为“牛鬼”批斗,屡遭屈辱,十年“文革”,只以“一个读者”的署名发表过一篇文章,其妻萧珊遭迫害因病去世。可贵的是,巴金有信心“看他们(四人帮)的垮台,我果然看到了。”冰心也相信“存在就是力量,活下去就是战斗”。倘若缺乏生命的韧性,巴金和冰心的友爱之曲又怎能在拨云见日后再度奏唱?尽管步入晚年后的冰心和巴金一直被伤病所缠绕,但他们相互关怀和勉励,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他们的生命凸现出令人钦佩的韧性。巴金曾致冰心说:您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冰心致巴金说:你有着我的全部友情。1999年2月28日,冰心与世长辞,而巴金长年多病,依然坚韧地谱写生命之歌。冰心和巴金的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