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772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件: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3数学归纳法(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3 数学归纳法,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1.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 2.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学习目标,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归纳法及分类,答案,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通常叫归纳法,归纳法可以分为 归纳法和 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可靠的,因为它考察了问题涉及的所有对象;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可靠,因为它只考察了某件事情的部分对象,但它是一种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研究数学的一把钥匙,是发现数学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不完全归纳

2、法发现规律,再用完全归纳法证明,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完全,不完全,完全归纳法是一种在研究了解事物的所有(有限种)特殊情况后,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又叫枚举法. 与不完全归纳法不同,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 通常在事物包括的特殊情况不多时,采用完全归纳法.,思考 下面的各列数都依照一定规律排列,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5,9,13,17,( );,答案,21,8,21,知识点二 数学归纳法,答案,1.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

3、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2.应用数学归纳法时注意几点: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 有关的命题.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3)步骤的证明必须以“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为条件.,正整数n,答案,不能保证猜想一定正确,需要严密的证明.,(2)多米诺骨牌都一一倒下只需满足哪几个条件?,答案 第一块骨牌倒下; 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 条件事实上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 换言之就是假设第K块倒下, 则相邻的第K1块也倒下.,返回,答案,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题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成立,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例1 求证:

4、(n1)(n2)(nn)2n13(2n1)(nN*).,反思与感悟,证明 (1)当n1时,左边112,右边2112,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 即(k1)(k2)(kk)2k13(2k1),那么,当nk1时, 左边(k2)(k3)(kk)(kk1)(kk2),2k13(2k1)(2k1)2 2k113(2k1)2(k1)1右边. 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nN*,原等式均成立.,反思与感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问题,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由nk到nk

5、1时,等式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解析答案,解析答案,题型二 证明不等式问题,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证明 由已知条件可得bn2n(nN*),,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则当nk1时,,反思与感悟,要证当nk1时,不等式成立,,反思与感悟,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nN*,原不等式均成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证明目标,在凑证明目标时,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都适用.,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解析答案,(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则当nk1时,,解析答案,所以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6、. 由(1)(2)知,不等式对一切nN*都成立.,题型三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例3 求证nN*时,an1(a1)2n1能被a2a1整除.,反思与感悟,证明 (1)当n1时,a11(a1)211a2a1,命题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kN*,k1)时,ak1(a1)2k1能被a2a1整除, 则当nk1时, ak2(a1)2k1aak1(a1)2(a1)2k1 aak1(a1)2k1(a1)2(a1)2k1a(a1)2k1 aak1(a1)2k1(a2a1)(a1)2k1. 由归纳假设,上式中的两项均能被a2a1整除, 故当nk1时命题成立. 由(1)(2)知,对任

7、意nN*,命题成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的整除性问题时,关键是从当nk1时的式子中拼凑出当nk时能被某数整除的式子,并将剩余式子转化为能被该数整除的式子.,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跟踪训练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任意非负整数n,An11n2122n1能被133整除.,证明 (1)当n0时,A011212133,能被133整除. (2)假设当nk(k0)时,Ak11k2122k1能被133整除, 那么当nk1时, Ak111k3122k31111k2122122k1 1111k211122k1(12211)122k1 11(11k2122k1)133122k1, 能被133整除. 由(1)(2)可

8、知,对于任意非负整数n,An都能被133整除.,题型四 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例4 已知n个平面都过同一点,但其中任何三个平面都不经过同一直线,求证:这n个平面把空间分成f(n)n(n1)2部分.,反思与感悟,证明 (1)当n1时,1个平面把空间分成2部分, 而f(1)1(11)22(部分),所以命题正确. (2)假设当nk(kN*)时,命题成立, 即k个符合条件的平面把空间分为f(k)k(k1)2(部分), 当nk1时,第k1个平面和其他每一个平面相交,使其所分成的空间都增加2部分,所以共增加2k部分, 故f(k1)f(k)2kk(k1)22k k(k12)2(

9、k1)(k1)12(部分), 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知n个符合条件的平面把空间分成f(n)n(n1)2部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的关键是“找项”,即几何元素从k增加到k1时,所证的几何量增加多少,同时要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建立k与k1之间的递推关系.,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证明 (1)当n2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只有一个,,当n2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k2)时命题成立,,那么,当nk1时,,l与其他k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k, 从而k1条直线共有f(k)k个交点,,当nk1时,命题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n2)命题都成

10、立.,解析答案,因弄错从nk到nk1的增加项致误,防范措施,返回,易错易混,错解 当n1时,,解析答案,防范措施,即n1时不等式成立. 假设nk(k1,且kN*)时不等式成立,,那么,当nk1时,,即nk1时,不等式成立.,正解 当n1时,,即n1时不等式成立.,解析答案,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假设nk(k1,kN*)时不等式成立,,那么,当nk1时,,所以nk1时,不等式成立.,防范措施,当nk1时,可以写出相应增加的项,然后再结合数学归纳法证明.,返回,当堂检测,1,2,3,4,5,A.1 B.1a C.1aa2 D.1aa2a4,B,解析答案,解析 当n1时,左边的最高次数为1,即最后一项

11、为a,左边是1a,故选B.,1,2,3,4,5,解析答案,1,2,3,4,5,答案 C,比较可知C正确.,1,2,3,4,5,解析答案,2k,解析 观察f(n)的表达式可知,右端分母是连续的正整数,,因此f(2k1)比f(2k)多了2k项.,1,2,3,4,5,解析答案,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n3(n3,nN*)第一步应验证_.,n3时是否成立,解析 n的最小值为3,所以第一步验证n3时是否成立.,1,2,3,4,5,解析答案,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Snn2an(nN*).依次计算出S1,S2,S3,S4后,可猜想Sn的表达式为_.,课堂小结,1.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相

12、互依存,缺一不可. 有一无二,是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一定可靠;有二无一,第二步就失去了递推的基础. 2.归纳假设的作用. 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对于归纳假设要注意以下两点: (1)归纳假设就是已知条件; (2)在推证nk1时,必须用上归纳假设.,返回,3.利用归纳假设的技巧. 在推证nk1时,可以通过凑、拆、配项等方法用上归纳假设. 此时既要看准目标,又要掌握nk与nk1之间的关系. 在推证时,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方法都可以应用. 4.数学归纳法的适用范围. 数学归纳法是直接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与正整数有关的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问题、探求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等问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