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727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留学部)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季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16题,共12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寒 暄(xun) 城 垣(yun) 伤 残(cn) 呻 唤(shn)B. 伺 候(c ) 堕 入(zhu) 蛮 横(hng

2、) 租 赁(ln)C. 飘 泊(b) 可 耻(ch) 忏 悔(qin) 苦 难(nn)D. 提 防(d) 解 剖(po) 慰 藉(ji) 创 伤(chu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根深蒂固 居安思危 善始善终 B. 渊远流长 恃才傲物 戒奢以俭C. 择善而从 载舟履舟 施惠于人 D. 鸣琴垂拱 文武争驰 是可而止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2分)A. 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会,在载歌载舞中,大家尽享天伦之乐。B.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那些曾经指点江山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

3、光。C. 时势造就英雄,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D.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我们一定能在国际展览大会期间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B.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C. 去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350多亿元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的“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

4、,变成了全民疯狂的购物节日。D. 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但是 , , , , ,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不能盲目动指头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A. B. C. D. 6.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史记是

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D.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3小题,共6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

6、上作答无效。)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

7、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

8、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

9、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10、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有删节)7.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2分)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

11、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8.“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_(2分)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

12、”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2分)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外,经文与“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B

13、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3小题,共6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15、“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