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639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回顾总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归纳 1一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2两个集团: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三个三 (1)三次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 (2)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 (3)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4四个四 (1)四大盟国:中国、美国、英国、苏联。 (2)四大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3)四个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4)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年美、英)、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26国)、开罗宣言(19

2、43年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美、英)。,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德国运用“闪电战”战术,横扫大半个欧洲大陆,法国投降,意大利参战,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势力达到顶峰。另一方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第二阶段:战争的攻守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反法西斯国家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迫使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3第三阶段:反法西斯国家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时期。苏、美、英三大国为了协调军事行动并安排战后事务,先后举行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意大利退出战争德日法西斯

3、投降。,三、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原因 (1)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2)都产生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继而出现军事对峙集团,妄图重新分割世界,夺取各自的霸权。 2性质:第一世界大战整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局部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3影响 (1)相同点:几乎使全世界卷入战争之中,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世界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都确立了新的国际体系与格局。 (2)不同点:第一世界大战打垮了俄、德、奥、土四个大帝国;第二世界大战打倒了德、意、日三个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第一世界大战打出一个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世界大战打出一个社会主义的阵

4、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猛发展。,1(2017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

5、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内容分析并结合日本的“大陆政策内容”进行整理,可以通过时间的线索来归纳。第(2)问依据材料中的二战的时间线索并结合日本的侵略目的及其侵略的本质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

6、;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2(2017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

7、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开罗宣言的意义、台湾问题,从中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

8、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试图在战后利用中国,扶持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3(天津高考)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9、随后不久,美国(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些变化: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1941年,初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B,4(重庆高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 )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 B法国被迫投降之

10、际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 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苏联向西扩展疆域,企图建立保卫苏联利益的“东方战线”,这也是损人不利己的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行为。 答案:A,5(2015高考全国)材料 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

11、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依据材料中“没有输掉

12、这场战争”“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等信息作答。第(2)问从信念、领导、人民的角度并结合材料中“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与盟军一起参加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等信息概括作答。,答案:(1)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6(2014高考全国)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

13、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 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

14、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解析:第(1)问太平洋战场态势根据材料“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并结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分析;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阶段性特征及时间分析。第(2)问注意题干要求,从军事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7

15、(2014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

16、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