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570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6课 鸿门宴(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鸿门宴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司马迁(约公元前 145约公元前90),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

2、下狱,因史记未完成而忍辱接受宫刑。作品 史记评价 他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人物轶事天汉二年(公元前99),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兵,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却听说他投了降,

3、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

4、他杀伤匈奴兵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

5、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

6、,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一)背景链接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

7、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件事后的情节为: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二)常识整理.文学常

8、识1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经,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并且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2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化常识古代位次常识1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

9、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2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仍有“虚左以待”一语。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未得:没能够。

10、左司马:官名。王:动词,称王。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当时已投降刘邦,后为项羽所杀。旦日:明天,第二天。飨(xin):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为(wi):介词,替、给。后省略宾语“我”(项羽自称)。语“我”(项羽自称)。是:代词,这。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说(shu):是:代词,这。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说(shu):劝说。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美姬:美女。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劝说。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美姬:美女。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望其气:这是迷信,说是“真

11、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望其气:这是迷信,说是“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会望气的人能够看出来。五采:五种颜色。失:指失去时机。会望气的人能够看出来。五采:五种颜色。失:指失去时机。楚左尹项伯:项伯,名缠,字伯;左尹,官名。季父:叔父。素:楚左尹项伯:项伯,名缠,字伯;左尹,官名。季父:叔父。素:一向,平时。善:友善、交好。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把项羽欲击刘邦的事完全告诉了张良。具,完全,全部。俱:一同,一块。去:离开。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把项羽欲击刘邦

12、的事完全告诉了张良。具,完全,全部。俱:一同,一块。去:离开。亡去:逃走。语(y):告诉。为之奈何:怎样对付这件事。奈何,如何,怎样。为此计:出这个主意(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亡去:逃走。语(y):告诉。为之奈何:怎样对付这件事。奈何,如何,怎样。为此计:出这个主意(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鲰(zu)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距:通“拒”,把守的意思。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内,接纳。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其他率兵攻秦的人。当(dn):对等,比得上。固:本来。且:将。为:当(dn):对等,比得上。固:本来。且:将。为:介词,对待。背:背离,违背。有故:有旧,有交

13、情。孰与君少长:就是“与君孰少孰长”。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介词,对待。背:背离,违背。有故:有旧,有交情。孰与君少长:就是“与君孰少孰长”。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要(yo):通“邀”,邀请。奉:献。要(yo):通“邀”,邀请。奉:献。卮(zh):酒器。婚姻:这里指儿女亲家。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接触、沾染。籍吏民: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籍,这里用作动词,记录,登记。所以:的原因。备:防备。非常:指意外的变故。将军:指项羽。伯:兄弟之长,这里指刘邦对项伯的敬称。臣:古代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刘邦自称。倍德:忘恩。倍,通“背”。故。将

14、军:指项羽。伯:兄弟之长,这里指刘邦对项伯的敬称。臣:古代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刘邦自称。倍德:忘恩。倍,通“背”。旦日:第二天。蚤:通“早”。旦日:第二天。蚤:通“早”。谢:道歉。具:全部,一一地。以:把,介词。因:趁着。遇:对待,接待。谢:道歉。具:全部,一一地。以:把,介词。因:趁着。遇:对待,接待。从:使跟从,使动用法。骑:一人一马。谢:谢罪。戮力:合力。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秦二世从:使跟从,使动用法。骑:一人一马。谢:谢罪。戮力:合力。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命项羽渡黄河救赵,又命刘邦沿黄河南进攻秦。河,黄河。“河北”、“河南”前省略介词“于”。不自意:自

15、己没有想到。意,料想。郤(x):通“隙”,隔阂,嫌怨。意,料想。郤(x):通“隙”,隔阂,嫌怨。籍:项羽,名籍。因:于是。亚父:籍:项羽,名籍。因:于是。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东向坐:即面向东坐。当时军中以东向坐最尊,南向坐次之,北向坐又次之,西向坐最卑。项羽面向东坐,表示自己尊大。侍:这里是陪坐的意思。数(shu)目项王:多次向项王使眼色。数,多次。目,用作动词,以目示意,使眼色。玉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示意,使眼色。玉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项庄:项羽的堂弟。忍:狠心。若:汝,你。因:趁机。不者:不然的话。项庄:项羽的堂弟。忍:狠心。若:汝,你。因:趁机。不者:不然的话。且为所虏:将要被他俘虏。为,被。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有以”“无以”是文言文中固定的结构。以:介词,用,拿。翼蔽:掩护。翼,像翅膀一样且为所虏:将要被他俘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