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506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九篇 桃花源记练习题 (2017预测)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完成14题。(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2、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豁然开朗 () (2)阡陌交通 () (3)悉如外人 () (4)便扶向路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3、问讯。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见渔人,乃大惊”,表明桃源中的人“来此绝境”时间久远。 B. 文中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花源,之后又写刘子骥寻而未果,极力渲 染神秘的气氛,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C. 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界后,泄露 桃花源的秘密。 D. 这几段文字通过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 “乐土”,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解析】桃源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是因为他们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并非怕渔人回到外界,泄露桃花源的秘密,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4.

4、艺概书概中有言:“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你从选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请结合文章谈谈。(4分) 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作者期望过上美好的田园生活, 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以看出作者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寄托于笔下, 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从文章第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作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宁静美好的桃花源和淳朴的社会风气中,表达了作者期望过上田园生活的心情;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以看出,作者渴望和平,想远离战争,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此才将这些感情寄托在笔下的桃花源中。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