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504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专题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 地球公转运动与黄赤交角,1.地球公转运动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2.黄赤交角,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巧思妙想 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3月24个纬度,即8/月,2/周,由此可推算任何一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由图还可以看出当太阳直射某一纬度位置(回归线除外)时,为关于冬至日或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问 1.北极点极夜天数为什么比极昼天数略少? 提

2、示:北极点发生极夜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需时间短。而北极点发生极昼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长。,规律总结 问 2.读下图,请你整理出关于黄赤交角的几种等量关系。,提示:(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思维拓展 问 3.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易错防范 如果黄赤

3、角变为0,则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上,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将不会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消失,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也将消失。,【高效记忆】 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3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规律总结 问 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随纬度变

4、化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提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总是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问 2.太阳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提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问 3.随纬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有何规律? 提示:随着纬度升高(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方法技巧 问 4.如何根据昼(夜)长短判定纬度位置? 提示:昼(夜)长越接近12小时,纬度越低(越接近赤道);反之纬度越高。,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反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纬度变化规律,避开陷阱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

5、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也可能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不等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1.基本计算方法 (1)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推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2.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一点昼长另一点的夜长;两点的昼长相加两点的夜长相加24小时。,3.任何地点: 6月22日昼长12月22日昼长24小时 6月22日夜长12月22日夜长24小时 4.某地昼长是以夏

6、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的。比如知道某地5月22日的昼长,就可以推算出该地7月22日前后的昼长。同理,某地的日出时间(地方时)也是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的。,指点迷津 学会确定特殊地点的昼长 (1)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 (2)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小时。,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的方法 (1)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2)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3)春、秋分日时,全球各地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 (4)日出时刻12 h昼长2; 日落时刻12 h昼长2; 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 h。,

7、日出、日落时刻与方位的判断,2.判定日出、日落方位的方法 (1)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2)其它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北)方、日落西南(北)方。 (3)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北半球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南北极点上,出现极昼期间,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 (4)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指点迷津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图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动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

8、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概念辨析 问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区别?,提示:,方法技巧 问 2.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有何特征? 提示: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1.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最大值( ) 2.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 3.太阳在任何地点都东升西落( ) 4.北京夏至日,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 5.一天中日影的长短变化是由太阳高度决定的(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

9、动轨迹图,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太阳运动至点(当日太阳高度最大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1)(3)题。,(1)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为( ) A. B. C. D. (2)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3)下列诗句反映的时间与该日最接近的是(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错因分析 第(1)题出错主要是对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特点理解不清,对极昼现象的特点不明确造成的;第

10、(2)题出错主要是不会利用有关的角度进行计算,或计算时粗心大意造成的;第(3)题出错主要是对诗句所描述的季节判断不准确造成的。 纠错方法 (1)结合右侧内容加深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特点。(2)由图知,该日太阳最高时在南方天空,故该地位于北半球,然后结合时间计算出该地经度位置。(3)要明白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正好出现极昼的纬度数互余。,解析 第(1)题,图中太阳总是在地平面之上,可知该日出现极昼现象,位置时太阳高度最小,位置时最大,因而太阳的运动过程为。选B。第(2)题,该地当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0,且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当日太阳直射北纬20,该地位于北纬70;北京时间6时时,该地太阳高度最大

11、(当地地方时为12时),因而该地的经度为西经150。选B。第(3)题,当日太阳直射北纬20,可能为5月或7月。选C。 答案 (1)B (2)B (3)C,1.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就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如果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线之上(此时为昼)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则昼长于夜,反之昼短于夜;如果轨迹始终在地平线之上,则为极昼,反之为极夜;若轨迹圆心恰好为观测点,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夜平分。,2.太阳视运动类试题的解答策略 在解答有关太阳视运动的题目时,一要注意观察图中太阳的运动方向,无论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太阳都应是向西运动。二要注意正

12、午时太阳在天空所处的位置,是在南方还是北方的天空,从而判断观测点所在的半球位置,二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南方的天空,则该地肯定位于北半球;二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北方的天空,则该地肯定位于南半球;若有时在北有时在南,则需要结合其他条件判断。三要注意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动的高度变化,若与地平圈只有一个切点,则该地为刚好出现极昼的地点;若没有切点且太阳高度出现变化则为已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若终日不变则为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判定,1.纬度分布规律的判断 (1)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地球上,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3)

1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距直射点纬度差1,正午太阳高度减小1。,2.季节变化规律的判断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其数值具有“来增去减”的特点,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减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3.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的判定,4.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的判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 公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A点当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的纬度(任何一天的可以在天文年历上查到)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2.计算公式的扩展 (1)发生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14、如图所示:,(2)若某一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 (3)处于极昼区的某一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地区为4652。,3.特殊地点太阳高度变化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技巧,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

1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下图)。,易错辨析 判断观测点所在的半球 (1)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南,则观测点位于北半球。 (2)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北,则观测点位于南半球。 (3)若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圆心总在观测点所在地平面上,则观测点位于赤道上。,常见光照变式图的判读 常见光照变式图主要通过局部的、特殊的点线组合反映某时刻的昼夜分布状况,以此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地理意义等知识。,图1 图2 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