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 河中石兽素材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382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 河中石兽素材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 河中石兽素材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 河中石兽素材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 河中石兽素材 语文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五、河中石兽清纪 昀考情搜索:近6年36卷中,2016常德以单篇形式考查。2017重点猜押地市:衡阳原文呈现参考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没在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

2、驾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段层精解: 第一段:交代石兽落水,数十年后寺僧到下游打捞没有找着,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颠倒(是非)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观点。段

3、层精解: 第二段:写讲学家的分析。他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016常德)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在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

4、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着河水,朝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常理就主观地推断呢?段层精解:第三、四段:写老河兵观点,他认为应当去上游找,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由此得出遇事不能主

5、观臆断的道理。【全文中心】本文讲述了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数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从而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时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人物形象】寺僧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