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368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一)课标文言文常考名句 七年级(上册)1. 论语六则 6年7考(1)子曰:“学而时习之,_不亦说乎_?”(2)_有朋自远方来_,不亦乐乎?(3)(2016娄底)_人不知而不愠_,不亦君子乎?(4)子曰:“_温故而知新_,可以为师矣。”(5)(2012湘西)_学而不思则罔_,思而不学则殆。(6)(2016常德)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2011张家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三十而立,_四十而不惑_,五十而

2、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七十而从心所欲_,不逾矩。(9)(2014张家界)论语中“_学而不思则罔_,_思而不学则殆_”两句告诉我们要处理好学习和思考的关系。(10)(2013衡阳)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学而不思则罔_,_思而不学则殆_。”(11)(2011衡阳)论语中的“_择其善者而从之_,_其不善者而改之_”告诉我们在向别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2. 三峡 郦道元 2012张家界(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_略无阙处_。(2)至于夏水襄陵,_沿溯阻绝_。(3)其间千二百里,_虽乘奔御风_,不以疾也。(4)春冬之时,_则素湍绿潭_,_回清倒影_。(5)悬泉瀑布,

3、_飞漱其间_,_清荣峻茂_,良多趣味。(6)(2012张家界)故渔者歌曰:“_巴东三峡巫峡长_,猿鸣三声泪沾裳!”(7)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重岩叠嶂_,_隐天蔽日_。(8)三峡采用夸张手法,极言水流速之快的句子是:_虽乘奔御风_,_不以疾也_。七年级(下册)1.陋室铭刘禹锡 6年4考(1)斯是陋室,_惟吾德馨_。(2)(2012张家界)_苔痕上阶绿_,草色入帘青。(3)(2013娄底)苔痕上阶绿,_草色入帘青_。(4)_谈笑有鸿儒_,往来无白丁。(5)_可以调素琴_,阅金经。_无丝竹之乱耳_,无案牍之劳形。(6)(2016衡阳)在陋室铭一文中

4、,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_无丝竹之乱耳_,_无案牍之劳形_”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7)(2011湘西)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_草色入帘青 _”。(8)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谈笑有鸿儒_,_往来无白丁_。(9)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杨绛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斯是陋室_,_惟吾德馨_”。2. 爱莲说 周敦颐 6年3考(1)(2016湘西,2013邵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濯清涟而不妖_。(2)_香远益清_

5、,_亭亭净植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亭亭净植,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4)(2012衡阳)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的句子是:_出淤泥而不染_,_濯清涟而不妖_。(5)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_出淤泥而不染_,_濯清涟而不妖_。3. 河中石兽 纪昀 6年未考(1)_山门圮于河_,二石兽并沉焉。(2)是非木杮,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3)河中石兽中的“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不知其二者多矣_,_可据理臆断欤_?”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4. 伯牙善鼓琴 列子 6年未考(1)曲每奏,_钟子期辄

6、穷其趣_。(2)从“_子之听夫志_,_想象犹吾心也_”直接可以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八年级(上册)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2012常德(1)_伐竹取道_,下见小潭,_水尤清冽_。(2)潭西南而望,_斗折蛇行_,_明灭可见_。(3)青树翠蔓,_蒙络摇缀_,参差披拂。(4)(2012常德)潭中鱼可百许头,_若空游无所依_。(5)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自由游弋、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是:_潭中鱼可百许头_,_皆若空游无所依_。(6)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折、忽隐忽现的句子是:_斗折蛇行_,_明灭可见_。2.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2015娄底(1)山川之美,_古来共谈_。_高峰入云_,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_

7、五色交辉_。(3)青林翠竹,_四时俱备_。(4)(2015娄底)_晓雾将歇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沉鳞竞跃_。(5)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夕日欲颓_,_沉鳞竞跃_。3.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6年2考(1)_月色入户_,欣然起行。_念无与为乐者_,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2015张家界,2012娄底)_庭下如积水空明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_何处无竹柏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4)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名句是:_庭下如积水空明_,_水中藻荇交横_,盖竹柏影也。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6年未考(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必先苦其心志_

8、,劳其筋骨。(2)所以动心忍性,_曾益其所不能_。(3)_人恒过_,_然后能改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_入则无法家拂士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国恒亡。(5)艰难困苦来临,不要惊慌,不要逃避,而要勇于挑战,自我锤炼,相信它极可能是来成就你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苦其心志_,_劳其筋骨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6) 2016年是“九一八”事变85周年,居安思危,我们仍需保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生于忧患_,_死于安乐_”的意识,警惕历史重演。5. 教学相长 礼记 2016娄底(1)_虽有至道_,弗学,_不知其善也_。(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然后知困_。(3)(

9、2016娄底)知不足,_然后能自反也_。知困,_然后能自强也_。(4)教学相长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教然后知困_。6. 曹刿论战 左传 2013常德(1)_小惠未遍_,民弗从也。(2)_小信未孚_,神弗福也。(3)_小大之狱_,_虽不能察_,必以情。(4)_可以一战_,战则请从。(5)_一鼓作气_,再而衰,_三而竭_。(6)(2013常德)吾_视其辙乱_,望其旗靡,故逐之。(7)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肉食者鄙_,_未能远谋”。(8)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_下视其辙_,_登轼而望

10、之_。八年级(下册)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14常德(1)(2014常德)群臣吏民,_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受上赏。(2)_能谤讥于市朝_,闻寡人之耳者,_受下赏_。(3)令初下,_群臣进谏_,_门庭若市_。(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纳谏后“令初下”时情景的语句是:“_群臣进谏_,_门庭若市_。”(6)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_燕、赵、韩、魏闻之_,_皆朝于齐_。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6年3考(1)夹岸数百步,_中无杂树_,芳草鲜美,_落英缤纷_。(2)(2011衡阳)土地平旷,_屋舍俨然_。有良田美池桑

11、竹之属,_阡陌交通_,鸡犬相闻。(3)(2015湘西)_阡陌交通_,鸡犬相闻。(4)(2013常德)问今是何世,_乃不知有汉_,无论魏晋。(5)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黄发垂髫_,_并怡然自乐_。3. 岳阳楼记 范仲淹 6年3考(1)越明年,_政通人和_,_百废具兴_。(2)(2013衡阳)浩浩汤汤,_横无际涯_;_朝晖夕阴_,气象万千。(3)_日星隐曜_,山岳潜形。(4)_浮光跃金_,静影沉璧,_渔歌互答_,此乐何极!(5)_不以物喜_,不以己悲。(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7)_先天下之忧而忧_,后天下之乐而乐!(8)(2016邵阳)由“四面湖山

12、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先天下之忧而忧_,_后天下之乐而乐_。(9)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变化无穷的句子是:_朝晖夕阴_,_气象万千_。(10)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不以物喜_,_不以己悲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11)(2013娄底)我们应学爱国青年“_先天下之忧而忧_,_后天下之乐而乐_”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4. 醉翁亭记 欧阳修 6年3考(1)峰回路转,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醉翁亭也。(2)(2011张家界)醉

13、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也_。(3)山水之乐,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云归而岩穴暝_,晦明变化者,_山间之朝暮也_。(5)(2015衡阳,2011娄底)_野芳发而幽香_,佳木秀而繁阴。_风霜高洁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6)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天和夏天景色的两个句子是“_野芳发而幽香_,_佳木秀而繁阴_”。(7)他并不是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不过是为了修养身心,真可谓“_醉翁之意不在酒_”。(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5. 湖心亭看雪 张岱 6年未考(1)余拏一小舟,_拥毳衣炉火_,独往湖心亭看雪。(2)_雾凇沆砀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舟子喃喃曰:“_莫说相公痴_,_更有痴似相公者_。”(4)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天与云、与山、与水_,_上下一白_。九年级(上册)1. 论语十则 6年7考(1)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为人谋而不忠乎_?与朋友交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