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321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9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文体裁:,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疏,什么叫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比、对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一、史传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战国策。 传:记录某人生平事迹。如柳敬亭传张衡传种树郭橐驼传。 记事:着重记载正史所不予收录的遗闻逸事。如记王忠肃公翱事。 逸事: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如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

2、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二、杂记 描写山川风物的杂记。如石钟山记登泰山记虎丘记。 描写人事的杂记。如病梅馆记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 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志怪杂录、历史掌故、琐闻逸事、文艺随笔、资料考证、名物训诂、读书杂记等。如搜神记世说新语梦溪笔谈。,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三、论说 语录体:如论语孟子。 论文集:如荀子韩非子。 史论: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论经史,以论证为主。如过秦论六国论。 说:陈说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师说问说。 原: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如原毁。,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四、序文 书序:也叫“叙”或“引

3、”,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愚溪诗序。 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如送李愿归盘古序送东阳马生序。,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五、奏议 疏: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如谏太宗十思疏论积贮疏。 表:臣下向君主陈述较为重大事件或陈请谢贺。如出师表陈情表。 对: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也叫“对策”。如隆中对。,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六、辞赋 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

4、性质。辞如归去来兮辞;赋有多种形式。骈赋如登楼赋阿房宫赋,文赋如赤壁赋秋声赋。 七、祭文 用以祭奠死者,一般要介绍死者生平及业绩,表达哀悼之情。如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八、箴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用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等的文字。如刘禹锡陋室铭。 九、书信 书:写给他人的信。如与吴质书与妻书。 (答)书:回复他人的信。如报任安书答司马谏议书。,字玄成。唐朝著名_、_、_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魏徵,政治家,

5、史学家,文学家。,诤臣,谏议大夫,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

6、政道,巩固统治。,背景,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动词,使稳固,动词,主持,掌握,疏通,1”闻”的对象是什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预留之远者,比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上述句式有什么特点?,排比,且构成对仗工整,3,作者认为,人均应当怎么做?,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

7、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慎。,深重,监督,通“震”威吓,苟且免于刑法,应该,能够,大,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答: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思考题:,a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_ b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_ _ c 用古人的论述以_ 的关系比作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水和舟,民和君,思,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求

9、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安,安定,怎么,哪儿 疑问代词,养生的东西,求,追求,探求,请求,要求,积累词语,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赏析第三自然段 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 文言知识积累,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10、,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引起喜好的东西,适可而止,兴建,虚,养,居于之下,慎终,斥退奸恶小人,堵塞 蒙蔽,端正,因为,刑罚,奖赏不当,选拔,撒播,恩惠,职责,简析:,1 提出“十思”的内容:,2 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垂拱而治.,戒奢侈 (第1、2条) 戒骄傲(第3、4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答:智

11、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思 考 题,思,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解决问题,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读准字音,求木之长( )者 必浚( )其泉源 虑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 )恶 文武并用,垂拱( )而治,zhng,jn,yng,xi,ch,g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