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86065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 NCCN 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年11月第33卷第11期 1167-1173 作者:谢玲玲,林荣春,林仲秋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2,2017.10.13 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8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 子宫肿瘤主要包括 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1.2018年指南(第1版)主要更新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肿瘤分期对子宫(内膜)癌、

2、癌肉瘤和肉瘤的TNM分期进行了更新。针对这些更新进行了讨论。各处理细节均有修订。 2分期 采用AJCC第8版分期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0分期标准。 2.1 子宫(内膜)癌和癌肉瘤分期 见表13 2.2 子宫肉瘤分期 见表46。,3,表1子宫(内膜)癌和癌肉瘤原发肿瘤T分期,4,5,表2 子宫(内膜)癌和癌肉瘤区域淋巴结转移定义N分期,6,表3 子宫(内膜)癌和癌肉瘤远处转移定义M分期,注:期是指肿瘤病灶浸润腹腔内组织而不是子宫底突向腹腔,7,表4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原发病灶T分期,表5 子宫肉瘤区域淋巴结转移定义N分期,表6 子宫肉瘤远处转移定义M分期,WEI,9,3治

3、疗,对于子宫肿瘤患者,术前建议进行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内膜活检及影像学检查,有条件者进行基因检测。选择性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WEI,10,3.1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治疗,3.1.1 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保留生育功能只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和子宫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级。(2)MRI检查(首选)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4)无药物治疗或妊娠的禁忌证。(5)经充分解释,患者了解保留生育功能并非子

4、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并在治疗前咨询生殖专家。(6)对合适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7)可选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8)治疗期间每36个月分段诊刮或取子宫内膜活检,若子宫内膜癌持续存在612个月,则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术前可考虑行MRI检查;若6个月后病变完全缓解,鼓励患者受孕,孕前持续每36个月进行内膜取样检查;若患者暂无生育计划,予孕激素维持治疗及定期监测。(9)完成生育后或内膜取样发现疾病进展,即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11,3.1.2 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初始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前大致可分为3种情况: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肿

5、瘤侵犯宫颈和肿瘤超出子宫外。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能手术并不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术后辅助治疗见下述。若需保留生育功能,可根据上述“3.1.1 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适宜手术治疗,首选外照射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选择合适的患者,行化疗或内分泌治疗。,WEI,12,怀疑或有肉眼可见宫颈受侵:行宫颈活检或MRI(若既往未做过)检查,若结果阴性,手术方式与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时相同。若检查结果宫颈受侵阳性或宫颈已有肉眼可见的浸润病灶,能手术者可选择全子宫双附件或根治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或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A点75

6、80 Gy,按宫旁剂量)(2B级证据)后再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不适宜立即手术者则可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放疗后适合手术者再行手术治疗;不适宜立即手术者也先行化疗(支持化疗的证据质量等级为2B级),化疗后患者可耐受手术,再行手术治疗。若仍不适合手术,则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WEI,13,怀疑肿瘤扩散到子宫外:病变已超出子宫但局限于腹腔内(包括腹水细胞学阳性、大网膜、淋巴结、卵巢、腹膜转移)时,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减瘤术,手术目标是尽可能达到没有肉眼可测量的病灶;也可考虑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病变超出子宫但局限在盆腔内(转移至阴道、膀胱、肠/直肠、宫

7、旁、淋巴结)无法手术切除者,可行外照射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也可单纯化疗后再次评估是否可以手术治疗,或者根据治疗效果选择放疗。病变超出腹腔或转移到肝脏者,可行化疗和(或)外照射放疗和(或)激素治疗,也可考虑姑息性子宫+双附件切除术。,WEI,14,3.1.3 完成初始手术分期后的后续治疗 期患者的术后治疗需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浸润肌层深度和组织学分级。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较大(注:一般指肿瘤直径超过2 cm)、子宫下段或宫颈腺体浸润,见表7。补充治疗以放疗为主,阴道顶端愈合后尽早开始放疗,最好不超过术后12周。 期患者的术后处理需结合手术方式和组织分

8、化。见表8。 期患者分期手术后的处理,只需按分期不需考虑组织分化程度。见表9。,表7期患者术后处理,WEI,15,表8 期患者的术后处理,WEI,16,表9 期患者的术后处理,A、B期:已行减瘤术并无肉眼残存病灶或显微镜下腹腔病灶时,行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WEI,17,3.1.4 不全手术分期后的治疗 不全手术分期指手术范围不足并可能存在高危因素,如深肌层浸润或宫颈侵犯等。处理方法如下:(1)A期,G1G2级,肌层浸润小于50%,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小于2 cm者,术后可观察。(2)A期,G1G2级者(肌层浸润超过50%,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或肿瘤2 cm),A期,G3级,B及

9、期者,可选择先行影像学检查,若影像学检查结果阴性,则按照完全手术分期后相应方案治疗,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可疑或阳性,则对合适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分期或对转移病灶进行病理学确诊;也可直接选择再次手术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与上述的完全手术分期后相同。,WEI,18,3.1.5 初始治疗结束后的随访 前23年每36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关于可能的复发症状、生活方式、肥胖、运动、戒烟、营养咨询、性健康、阴道扩张器及阴道润滑剂使用的健康宣教;若初治时CA125升高则随访时复查;有临床指征行影像学检查。因为对于期患者而言,无症状阴道复发只有2.6%,术后无症状患者不推荐阴道

10、细胞学检查。,WEI,19,3.1.6 复发的治疗 期和期患者术后复发率约15%,其中50%70%的复发有症状。大多数复发发生在治疗后3年内。局限于阴道或盆腔的复发经过治疗后仍有较好的效果。孤立的阴道复发经放疗后5年生存率达50%70%。超出阴道或盆腔淋巴结复发则预后较差。复发后的治疗与复发位置、既往是否接受过放疗相关。,WEI,20,3.1.6.1 影像学检查证实没有远处转移的局部复发 (1)复发位置既往未接受过放疗者,可选择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或手术探查+切除术中放疗。手术后发现病灶局限于阴道,可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手术后发现病灶超出阴道,到达盆腔淋巴结者可行外照射放疗

11、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若到达腹主动脉旁或髂总淋巴结者行外照射放疗全身治疗。复发到达上腹部,残留病灶较小时可选择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巨大复发灶按如下播散性病灶处理。(2)复发位置既往接受过放疗者,若原来仅接受过阴道近距离放疗,其处理方法与复发位置既往未接受过放疗者相同。若原来接受过盆腔外照射放疗,考虑手术探查+切除术中放疗和(或)全身治疗姑息性放疗 (支持术中放疗的证据等级均为3级)。,WEI,21,3.1.6.2 孤立转移灶 (1)考虑手术切除和(或)外照射放疗或消融治疗。(2)考虑全身治疗(证据等级为2B级)。对于不能切除的病灶或再次复发者,按如下播散性病灶处理。 3.1.6.3 播散性病

12、灶 (1)低级别或无症状或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者可行激素治疗,继续进展时则行化疗,治疗后再进展则支持治疗。(2)有症状或G2G3级或巨块病灶时行化疗姑息性外照射放疗,再进展则支持治疗。,WEI,22,3.1.7 全身化疗和激素治疗(强烈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全身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和化疗,主要用于复发、转移或高危患者。激素治疗包括甲地孕酮及他莫昔芬(两者可交替使用)、孕激素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他莫昔芬等,仅适用于分化好、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若患者能耐受,推荐多药联合化疗方案。推荐的化疗方案及药物如下:卡铂/紫杉醇,顺铂/多柔比星,顺铂/多柔比星/紫杉醇(因

13、为毒性较大未被广泛使用),卡铂/多西他赛,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用于癌肉瘤,1类证据),顺铂/异环磷酰胺(用于癌肉瘤),依维莫司/来曲唑。 单药如顺铂、卡铂、多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PD-1阻断剂帕姆单抗、拓扑替康、贝伐单抗、多烯紫杉醇(2B级证据)、异环磷酰胺(用于癌肉瘤)等。,WEI,23,3.2 高危组织类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去分化癌、癌肉瘤) 初始治疗前可行CA125检查,有临床指征时行影像学检查,手术分期同卵巢癌,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和手术分期,有大块病灶考虑行最大限度减瘤术。术后如为A期可观察(仅适用于全子宫切除标本没有肿瘤残留的患

14、者)或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或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如为B期,行化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 3.3 影像学检查项目选择原则 除非有禁忌证,指南中提及的MRI及CT均为增强检查,但胸部CT不要求增强。需重视MRI评估局部病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可了解全身转移情况。,WEI,24,3.3.1 初始评估 (1)非保留生育功能:建议行胸部X线检查,若结果异常,可行胸部CT平扫。可行盆腔MRI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原发灶(宫颈管或子宫内膜)及评估病变的局部转移范围。对于高级别肿瘤,可行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不

15、全分期患者,可考虑行胸部/腹部/盆腔CT以评估转移情况。对于可疑转移的患者,推荐全身PET-CT检查。对于有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2)保留生育功能:建议行胸部X线检查,若结果异常,可行胸部CT平扫。首选盆腔MRI检查以排除肌层浸润及了解病变的局部扩散范围,若不适合行MRI检查,可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盆腔。对于可疑转移的患者,推荐全身PET-CT检查。对于有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WEI,25,3.3.2 随访/监测 (1)非保留生育功能: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影像学检查。对期患者前3年可每6个月行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第4

16、5年可间隔612个月行上述检查。对于可疑转移的患者,推荐全身PET-CT检查。(2)保留生育功能: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内膜癌持续6个月者,可考虑复查盆腔MRI。对于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WEI,26,3.4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原则 (1)评估腹膜、膈肌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2)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单独报告。(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和淋巴结评估是病灶局限于子宫者的最基本手术方式,某些有转移患者也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4)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进行,需完整取出子宫,避免用分碎器和分块取出子宫。微创手术并发症较少、恢复快。(5)淋巴结评估包括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病变局限于子宫者,淋巴结切除术也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淋巴结切除可以判断预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6)切除可疑或增大的淋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