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5766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3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承农耕文明 培育农民精神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主讲人:孙金荣 2015,2,大纲,一、中华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与现实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农民精神 发展现代农业,3,“农耕”、“笔耕”、“舌耕”、“足耕”、“承蒙栽培”、“培养人才”、“选拔干部”、“文化大餐”,一、中华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与现实价值,(一)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一万多年的农业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增长方式,形成了中国农业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探索这些发展阶段的农业增长方式的演变,对于掌握我国农业的发展

2、规律,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历史成因,为今后制订农业发展战略,确定农业增长方式的取向、途径和手段,可以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1.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萌芽,地球上出现人类已达数百万年,而农业的产生,只有一万多年。原始人为什么在经历数百万年的狩猎和采集生活之后,选择了自己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来谋生呢?即采纳“农业”生产方式?较有影响的观点是“气候灾变说”: 约距今一万二千年前,地球出现全球性暖流。草地变成了森林,食草大动物突然减少。原始人不得不改进和提高捕猎技术,长矛、掷枪、标枪和弓箭的发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7,捕猎技术的提高又加速了野兽的减少甚至灭绝。迫使人类从狩猎野兽为主转向以采食野生植物为主。

3、但不久也遇到了与野生动物一样的资源枯竭问题。大约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终于发明了自己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的生存方式,于是我们今天称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在原始农业阶段,我国最早被驯化的作物有粟、黍、稻、菽、麦及果菜作物。饲养的“六畜”有猪、鸡、马、牛、羊、犬等。还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原始农业的萌芽,是远古文明进步的一次巨大飞跃。不过,那时候农业还只是一种附属性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生活资料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靠原始采猎来获得。由石头、骨头、木头等材质做成的农具是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标志。,2.青铜时代:传统农业形成期,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金属

4、时代,人们学会了冶炼青铜,出现了青铜农具。大禹治水反映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农业技术也有划时代的进步。农田水利的兴修带动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垄作、中耕、治虫、选种等技术相继发明。为适应农耕季节需要而创立了天文历“夏历”,农耕活动由物候经验上升为历法规范。,我国奴隶社会时代的夏、商、周三朝,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主要标志:出现金属农具,开始进行治理江河的大工程,原始的刀耕火种向比较成熟的饲养和种植技术转变。出现了“甲骨文”,创立了天文历法“夏历”,农业生产从简单的物候经验进入历法规范的阶段。,3.铁农具与牛耕:传统农业的第一个高潮,春秋战国至秦汉(公元

5、前7世纪至公元3世纪),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农业发展进入高潮期。 标志: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马耕等畜力的使用。我国传统农具,多数在这一时期发明并应用于生产。今天在农村见到的许多耕作农具、收获农具、加工农具,大都在汉代时出现了。,先秦“六畜”:马、牛、羊、豕、犬、鸡。 先秦“六膳”:牛、羊、豕、犬、雁、鱼。 问题:先秦“六膳”为什么没有“马”和“鸡“? 商周“三牲”:牛、羊、豕。“太牢”三牲俱全“少牢”:羊、豕。 问题:周朝为什么祭祀减少用牛?,这些农具的发明及其与耕作技术的配套与完善,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体系。在汉代,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基本上完成了金属农具的普及,牛耕也得到了

6、广泛的推行。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促进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农业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礼记王制云:“诸候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厩苑律规定每年四、七、十、正月评比耕牛,在正月进行大考核,养牛优秀者赐酒肉,免除劳役。养牛低劣者,遭申斥或笞打,并罚苦役。,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载:“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旧唐书宣宗本记载:“敕两京天下州府,起大中五年正月一日以后,三年内不得杀牛。如郊庙享祀合用者,即以诸畜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战国时代,我国开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出现了

7、以小农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形式。 当时,列国并立,群雄争霸,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富国强兵成为各诸侯国一致追求的目标。,国家如何协调与个体农户的关系,如何管理农业生产,被列为当时的主要社会改革内容。各诸侯国相继实行了适应个体农户的经济改革。 首先是改变此前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地”的土地国有制,承认农民土地私有,并向农民征收土地税。这种赋税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促进个体小农体制的发展。到战国中期,向国家缴纳“什一之税”、拥有人身自由的自耕农已相当普遍。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鼓励人口增长、重农抑商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农业政策。,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盛起来,兼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8、家。但秦朝“驱民过甚”,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国祚”只有15年。 汉承秦制,使新兴的地主经济和政治制度获得了发展,国家统一获得了巩固。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一度对农民采取了“三十税一”的低税政策,使农业生产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从而把中国农业增长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4.旱作农业体系形成:精耕细作日益完善,公元二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政权濒于瓦解,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开始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进入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混战的“十六国时期”。五世纪中期,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孝文帝整顿吏治、变革经济,

9、推行“均田制”,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南方继东晋之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北方大量人口南移,加快了南方经济开发,而且南方地区战乱较少,局面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有大发展,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0,黄河流域形成了以“耕耙耱”为中心,以防旱保墒为目的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还出现了轮作倒茬、种植绿肥、选育良种等项技术措施,加之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兴建,农业生产各部门都获得了长足进步。齐民要术使传统农学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总结生产经验和传播农业文明的新形式。,23,魏晋南北朝时代农业增长的动力,来自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的配套与创新,加以南方地区的开发。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北方地区以

10、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两地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农业增长的基础。,5.稻作农业体系:经济重心南移,隋唐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农业生产进入大发展、大转型时期。唐初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政策,实行均田法,计口授田;推行“租庸调”制(租即土地税,庸即劳役,调即土产供品),减轻农民负担;兴办水利,奖励垦荒;减少力役,与民休息。经济恢复、发展。唐初全国人口约3000万,到天宝(公元755年),人口增至5200多万,耕地一亿四千万亩,人均耕地27亩,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繁荣时期。,至唐代中期(公元八世纪),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趋于成熟,确立了精耕细作的农耕体系。水稻跃居

11、粮食作物首位,小麦超过粟而位居第二。茶、甘蔗等经济作物有了新发展。水利建设重点也从北方转向了南方,晚唐至五代,太湖流域形成塘浦水网系统,宋代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粮仓”。 从隋唐至宋元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是,北方在原有的基础上缓慢发展,南方的水田耕作技术有大的提高,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心。至此,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基本上达到顶峰。后一阶段的明清时期,就很少有农业技术上的突破,农业增长的方式也只能另辟蹊径了。,6.作物引进与多熟制:新的农业增长机遇,明清时期(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农业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均农业资源日渐减少。明朝初年,我国人口约6000万人,清

12、中期的1800年前后,人口突破亿,1851年为4.3亿。经太平天国,1887年降为3.7亿,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时,全国人口4.5亿多。 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向西北、西南、东北、台湾等边疆地区移民垦荒,在内地,则进行山地、滩涂、泽地、盐碱地等荒闲地的垦殖利用。此外,多熟种植,间作套种,在人口稠密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一时期先后引进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和棉花、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作物结构产生了历史性影响。一方面,这些粮食作物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缓解了人口增长的矛盾;另一方面,这些作物适合山区种植而造成过度垦殖引发生态破

13、坏,水旱灾害增多。 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上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商品性农业有一定发展,有些地区已形成相对集中的经济作物产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7.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古代,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大约在17世纪才逐渐落后于欧洲先进国家,到19世纪中期已拉开较大距离。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武力入侵中国。他们的“坚船利炮”使国人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的主张,开始向西方学习农工商知识和技术,近代农业科技也开始传入我国。1894甲午海战失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强烈。,29,创办农业报刊,翻

14、译外国农书,选派农学留学生,延聘农业专家,建立农业试验场,开办农业学校等等。西方的农机具、化肥农药、作物和禽畜良种被引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农业科技获得了长足发展,农业增长中,科技贡献率逐渐提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走一条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路。,(二) 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1.蕴含传统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经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是由于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中国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15、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因此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下面我们具体地介绍一下农耕文明的优良传统。,31,(1)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中国传统农业几千年持续发展,是由于古人摆正了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 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三才”最初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易经中,它专指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时也称为天道、地道、人道的关系。,四民月令、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蕴涵着天地人和合思想;(版本问题?),“三才”理论是从农业推广应用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如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去。,34,在“三才”理论中,“人”既不

16、是大自然(“天”与“地”)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这就是所谓“天人相参”。中国古代农业理论主张,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 “三才”理论是中国传统农学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思想和实践,都是从“三才”理论中派生出来的。,35,36,(2)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传统农业具有很强的农时观念。 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有观日测天图像的陶尊。 尚书尧典提出“食哉唯时”,把掌握农时当作解决民食的关键。 先秦诸子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告子上总结林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