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5720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 课件(59张)(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主题1:李商隐名句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5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7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如二首其一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其一 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主题2:选择 1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荫;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

2、,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把生存的机会给了别人;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辛苦,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2青年朋友,在利与义的两难选择面前,我们作为普通人,有时不需要人人都舍生取义、轰轰烈烈,只需要把“义”放在先,在大家做每一件事时,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头顶的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足矣。,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首联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品格高尚;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

3、难饱”,这又暗合作者的身世。 颔联两句写蝉鸣到五更天亮时,已稀疏得快要断绝了,碧绿的树叶,并不为它的嘶叫而悲伤,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颈联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扩大了诗的内容。,尾联用拟人手法写蝉。“君”与“我”对举,蝉的“难饱”正与诗人自己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这个与蝉的命运相似的“薄宦”,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墨弄风流李商隐 名吟一句,风流千古。 那是个思想灵魂飞入了梦与现实之外的诗人,“蓝田日暖玉生烟”。他一生于官场潦倒无功,却在诗文中倾注了举世惊叹的情思,“夜吟

4、应觉月光寒”。他用精妙奇丽的一行诗,便可道尽沧海万物的明丽惆怅。他是晚唐文坛的巅峰人物,笔者心中的一代风流诗人李商隐。,初识其文采之绝美,是于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彼时年幼的笔者正酣读李白、杜甫,偶悟其诗意而尤觉新奇。这一句巴山夜雨,于白少了洒脱,于杜缺了壮丽,却将那离别之痛如此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原来已是痛到无力可提分离二字,双眼噙泪,仰望巴山夜雨。未到分离已思相聚,“君问归期未有期”,于是只得约定往后相遇凭吊之时,再笑谈今日了,只怕那笑,却也是情深而落寞能够写出如此落寞思绪的,会是什么样的人?笔者由此开始对这位诗人有了好奇。,随着阅读的开阔,笔者对李商隐的敬意越发深厚。

5、“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似是写楼写花,竟将主人的心志阐明、说透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笔者仿佛看到了诗人孑然独立远望,却因心中默契灵感淡淡微笑。“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那份清新之意,因风雷细雨平添感伤。如此意境,令人不得不赞,不得不叹。何谓以文而生,绚烂于诗海?这便是了吧。,以笔者愚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体三种。“会当凌绝顶”是一,“采菊东篱下”是二,而李商隐便是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三。他于现实官场生活中潦倒不得志,却因此得到了对文学诗歌天才般的灵感,成为彼时精神境界的巅峰之人,其诗歌影响延续至今。自北宋以来,李商隐的众多名吟雅句被无数文人学

6、者反复推敲,咀嚼,研讨,争论。于是风雅诗人李商隐的名字,便随着唐朝诗文的圣名,风流后世,永记在了晚辈后生们的心间。,而于最初奠定了这一切的,是他的代表作锦瑟。诗人以晦涩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令所有人感伤叹惋的心境。如文章开头所述,那心境已是脱离了现实与梦境之外的。正因其晦涩,便有了千千万万种理解。“此情可待成追忆”,乡情,爱情,亲情,友情,恩情,绝情,便都是情了。于是,拥有可待追忆之“情”的人,都得了这首诗,悟了这首诗,以不可言传、只得意会的怅惘之境,叹了这首诗,也深深记住了那最初构造其境的传奇之人李商隐。,文章开篇引用并赏析李商隐的诗歌名句,引出咏赞的对象李商隐。然后,作者从初识李商隐,到对李

7、商隐油然而生敬意,再到评析李商隐诗歌的暧昧难懂的缠绵风格和他在中国诗坛的显赫地位,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李商隐诗歌的赞美。文章围绕“墨弄风流”,大量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使文章典雅灵动,充溢墨香,评述之中彰显真情,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内涵。另外,首尾遥相呼应的结构也是本文突出的特点。,二、背景回放 锦瑟幽微隐晦的诗篇 锦瑟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少年才俊,但无意之中被抛入两党倾轧的旋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抱负的机会,因此不免终身抑郁。于是李商隐的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寓托于幽微隐晦的诗篇里,造成了其诗朦胧难解之特点。

8、,马嵬(其二)寄托深而措辞婉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唐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进,玄宗赐死杨贵妃及其亲属,史称“马嵬之变”。 李商隐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安吏之乱时期的马嵬事件讥讽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三、相关知识 用 典 用典,即用典故寓意,通常是指在诗文中运用有关的历史故事或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语句来表情达意。如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后庭花”便指南朝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此曲多指亡国之音,作者用以告诫晚唐统治者。 用典,可以使诗文简洁而意蕴深广,让读者获取更多的审美情趣。,青春年华,此指一生

9、。,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迷惘,茫然。,五、名句积累 1_,蓝田日暖玉生烟。 (2016江苏卷) 2庄生晓梦迷蝴蝶,_。 (2014福建卷) 3_?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3福建卷),沧海月明珠有泪,望帝春心托杜鹃,此情可待成追忆,思维导图,主旨领悟 锦 瑟 本诗的主旨一直扑朔迷离,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思念侍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最多。 马 嵬(其二) 本诗是一首咏史诗,根据马嵬兵变的历史事件,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对唐玄宗身为皇帝却弄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1锦瑟首句

10、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表现手法: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年华”,以“思”引发“无端”之问,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作用: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音,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已难言。给人以凄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2锦瑟用典较多,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在表现人物感情上有何作用。 答:,3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颈联也是采用倒叙:“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

11、;“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1锦瑟一诗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算是一首无题诗。对这首诗主题的解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课本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此诗主旨的。 探究:(示例一)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示例二)锦瑟是一首写自伤的诗,诗人借此慨叹,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示例三)锦瑟是一首抒写政治失意的诗。由于卷入党派之争,进退维谷,诗人一生深受其害。仕途坎坷,官

12、卑位小,漂泊他乡,加深了诗人的痛苦与愤慨。 (示例四)锦瑟是一首悼亡诗。李商隐与王氏的爱情婚姻在幸福之外又聚少离多,更兼王氏因病早早离世。因此,在垂暮之年的诗人的回忆中,心里感慨万端,昔日的一桩美满姻缘就转化为悲怆的悼念。,2马嵬(其二)颔联、颈联、尾联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完成下列表格,体会并总结对比的作用。 探究:,对比的作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修辞格。通过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3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大多数诗都是把罪责归到

13、杨贵妃头上,李商隐这首诗,却在思想上别开生面,请简要分析一下。 探究: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多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杨贵妃一个人头上,认为她是红颜祸水,认为她的存在,是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而对唐玄宗也仅仅认为他是受杨贵妃的迷惑,才导致唐朝的衰败。而李商隐的诗则不是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嵬之变”之所以会发生,也有唐玄宗的原因,从下列诗句中可知:,用 典 一、教材发掘 李商隐用典非常突出,也非常精当。锦瑟一诗中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珠”“蓝田玉烟”四个典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情调,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我们也正是通过对

14、这些典故的理解和鉴赏,进而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对诗歌中所用典故的鉴赏同样是诗歌鉴赏题经常考查的一个重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赏诗歌的用典这一表现手法呢?,二、名师点拨 鉴赏诗歌中用典的技巧 1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 必须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2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 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侧用还是反用,是正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3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 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目的是借典抒怀。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

15、人的情感所在。 4答案要全面准确。 答题时既要概括典故原来的内涵意义,更重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全面而准确。,颔联中运用了两个典故,简要分析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贾谊和王粲这两个人都怀才不遇,忧时念国但又无可奈何,李商隐和这两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共鸣,引古人自况,表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以及怀才不遇、漂泊之苦。,一、课内素材 逸豫亡身 唐玄宗晚年沉迷于骄奢淫逸中,荒废了朝政,最后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大祸,甚至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不能保全。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唐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为人君者不思为国为民,最后受到了残酷现实的严惩。 应用角度“忧患意识”“安逸”“骄奢”等。,二、课外链接 海尔的启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非常强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 400亿元,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按照张瑞敏的说法,他们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赢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