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5706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实验,沧州医专病理教研室 李志红,缺 氧,实验目的,1.复制乏氧性、血液性、CO中毒性缺氧。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和血液颜色的变化。 3.通过机体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改变、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低温治疗的实用意义。,【实验原理】 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于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个病理过程就叫做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指标的变化,把缺氧分为了4个类型,包括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不同的缺氧条件均可造成动物的缺氧状态,并表现出相

2、应的机能代谢改变。但动物的不同年龄、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实验动物】 成年小白鼠及初生小白鼠 【药物与器材】 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1%美兰,0.1%氰化钾,生理盐水。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盐水,温水,碎冰块,制冰机,恒温水浴箱 小白鼠缺氧瓶(100125ml带塞锥形瓶或广口瓶),CO发生装置,广口瓶,5ml和2ml刻度吸管,l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锤子,温度计,天平,剪刀,镊子等,【实验步骤】 一、几种类型的缺氧 1乏氧性缺氧 (1)取钠石灰少许(约5克) 放入缺氧瓶内,小白鼠一只放入此缺氧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深度、皮肤和口

3、唇的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观察动物缺氧后的表现与正常有何不同,直到动物死亡为止。记录死亡时间。 (2)保留动物尸体,待2、3、4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和内脏的颜色。,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装好CO发生装置 (2)将小白鼠一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CO发生装置连接。 (3)取甲酸3ml放入试管内,加入浓硫酸2ml,塞紧,若CO产生不足,可用酒精灯在试验管底部加热,加速CO的产生,但不可以过热至液体沸腾,以防试管爆炸或CO产生过多过快,动物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4)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CO 发生装置,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取体重相近的两只

4、小白鼠,观察正常表现后,分别向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向腹腔内注入1%美兰溶液0.3ml,另一支注入生理盐水0.3ml。 (2)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比较两鼠表现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4氰化钾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一只,观察正常表现后,腹腔注射0.1%氰化钾0.2ml。 (2)观察指标同上。,5另取一只正常小白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与上述四只小白鼠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和内脏的颜色。,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 (1)取小白鼠缺氧瓶三个。各放入钠石灰少许。 (2)取500m1烧杯二个,一个加碎冰块和冷水、将其水温调到04,另

5、一个加入热水,其温度调到4042。 (3)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三只,称重后,分别装入缺氧瓶内,将三个缺氧瓶分别置于冷水、室温、温水中,瓶塞盖紧后开始计时。 (4)持续观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动情况,待小鼠死亡后,计算存活时间。比较三只小白鼠表现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2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三只 甲鼠:腹腔注射咖啡因0.1m1/10g体重。 乙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1/10g体重 . 丙鼠:腹腔注射0.25%生理盐水0.1m1/10g体重。 (2)约1520分钟后,将三只小白鼠分别放入 有钠石灰的缺氧瓶内,密闭后开始计算存活时间。 比较三只小白鼠有

6、何差异。,3年龄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新生小白鼠和成年小白鼠一同放入缺氧瓶内,分别记录其死亡时间。,【实验结果】,不同类型缺氧时观察指标的结果比较,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影响,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年龄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注意事项】 1缺氧瓶一定要密闭,可用凡士林油涂在瓶塞边缘。 2小白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避光将药液注入肠腔及膀胱内。 3氰化钾有剧毒,应妥善保存,使用时勿沾染皮肤、黏膜、特别是破损处,实验后将物品洗干净。 4一氧化碳有毒,防止其过度溢出。 5在血液肝脏颜色的对比观察时,事先编号,以免搞错。,【讨论思考题】 1. 一氧化碳中毒和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血液颜色有何异同 ? 2. 在乏氧性缺氧实验中,如果缺氧瓶中不加钠石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3. 通过本实验解释低温麻醉的原理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