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5701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1课 拣麦穗课件 粤教版必修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拣麦穗,第三单元 散文(1),【学习目标】,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作者流露出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2.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语言知识强化,麦穗( ) 歪歪趔趔( ) 磕碰( ) 蚂蚱( ) 疙瘩( ),田埂( ) 蹒跚( ) 山坳( ) 戏谑( ),mi su,li,k,m zh, d,n,pn shn,o,xu,(2)多音字,攒,积攒( ) 攒射( ),肚,肚量( ) 羊肚子( ),zn,cun,d,d,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磕(

2、) 瞌( ),(2),茸( ) 葺( ),(3),拣( ) 捡( ),(4),埂( ) 梗( ),磕打,瞌睡,毛茸茸,修葺,拣麦穗,捡破烂,田埂,梗概,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1)蹒跚:_ (2)大言不惭:_ (3)死乞白赖:_ (4)贼眉贼眼:_ (5)前仰后合:_,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方言,状态词。纠缠个没完。,形容神情鬼鬼祟祟。,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 (2)这

3、些贪官,大言不惭地收受了很多不义之财,遭到法律的严惩,是罪有应得。( ),答案 “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不合语境。,(3)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2.辨词填空 企望期望 “企望”指希望,侧重于“有所企盼”。 “期望”指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侧重于“等待结果”。 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的人都热切_各国政府能够携起手来,改善目前的金融危机局面,因为这也是人们普遍_的。,期望,企望,三、名言警句 1.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

4、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2.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辽宁抚顺人。是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上另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她的作品以“人性”与“爱”为创作主体,作品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短篇小说集方舟、祖母绿,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二、背景展示 张洁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呼唤、追求“爱”与“美”。1980年前后,她发表了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总名为“大雁系列”

5、的散文。她的散文大多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洋溢着对失落的“爱”与“美”的真诚渴求。拣麦穗中“大雁”憨厚、顽皮、活泼、纯真的天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童年”虽混沌未开,但这真醇的“人性”往往成为令人返顾、眷恋的“精神家园”。,三、文体知识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6、品读研析,课堂导语,“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童年是一首难忘的歌,拣麦穗是歌中最美的乐章,它唱出了张洁心灵深处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情感的呼唤,它赞美了世间纯洁无私的真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洁的散文拣麦穗。, 通读整体感知,答案,(1)文中写老汉对大雁满脸笑意,还送她灶糖和礼物,这表现了老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在图中处填出,限两个字。,答案 慈祥,答案,(2)文中还写到了大雁为老汉绣荷包、哭老汉等内容,这表现了大雁对老汉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在图中处填出,限两个字。,答案 真挚,慈祥, 深读重点探

7、究,1.课文中主要写的人物是谁?“我”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1)文中主要描写的人物是“我”和“卖灶糖的老汉”。 (2)“我”拣麦穗的目的是“备嫁妆”,由这一目的自然而然地引出“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故事。,答案,答案,2.结合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分析概括“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卖灶糖的老汉”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我”的形象: 幼年时期:_ 长大以后: _,答案 幼年时期:从以下细节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纯真、可爱、贪玩、充满稚气、憨态可掬、不谙世事、善良的小女孩拣麦穗时“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且还去追赶它们,“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跳出来

8、,重新回到地里”;给老汉绣荷包;“大言不惭”的回答;不以那个孤苦的“卖灶糖的老汉”为丈夫而觉得不体面;担心老汉早晚有一天会死去;为老汉的死“哭了”等。 长大以后:从“我”常常想念他,怀念那个失落的美丽的梦,表现出“我”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答案,(2)“卖灶糖的老汉”的形象:_,答案 通过以下描写可以看出“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孤苦但善良、心细、慈祥、善解人意的老人:外貌描写;老汉与“我”的对话中说“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呵哒,就歇在呵哒”;老汉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小女孩纯真的感情,每逢经过村子,总是带些小礼物给她;尊重小女孩的内心,保护她的感情,在她懂事、知道害臊后

9、,不再称她是自己的“小媳妇”;因为她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而疼爱她。,答案 (1)“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感情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老汉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2)老汉之所以那么疼爱“我”,是因为小女孩童真的感情慰藉了孤苦的老汉,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正是作者要倾力讴歌的爱。,答案,3.文中主要讲述了“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所谓的“爱情”故事。你是如何看待“我”和“卖灶糖的老汉”之间的所谓“爱情”的? 探究点拨 结合文中能体现所谓“爱情”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挖掘“爱情”背后蕴涵的深层意义,联

10、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准确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答案 (1)描写自然环境,着重写了乡村麦田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渲染出景色的恬淡、朦胧和宁静,如诗如画般美丽。 (2)描写社会环境,着重写了农村的风俗习惯拣麦穗、攒钱、备嫁妆。 (3)描写了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情,交代了姑娘们最后的结局:嫁了一个与幻想差距很大的男人。,答案,4.文章主要写“我”的童年梦想,为什么还要写农村姑娘拣麦穗的情景? 探究点拨 这一部分的描写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背景。用一般农村姑娘的梦想与“我”的梦想作对比,用她们的结局来昭示“我”的结局,为下文做铺垫,并与下文相映衬。,答案,5.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说说这样写

11、有什么作用。 (1)(二姨)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答案 语言描写。表现了“我”不谙世事、憨态可掬的童趣。,答案,(2)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答案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老汉的善良、勤劳。,答案,(3)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

12、我要送给我男人。,答案 细节描写。借用世俗“婚姻”形式,表现了“我”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超越世俗、无功利的情感。,答案 (1)因为“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时所想象的又是多么不同”。 (2)她们最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的原因,正如文中所说“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甚至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正是当时那种妇女婚姻不自由的社会现状及妇女们不敢抗争的麻木,令她们不能寻找到一份她们拣麦穗时幻想的真正的爱。,答案, 延读思维拓展,为什么农村姑娘们的“痴想全都变了味儿”?为什么最后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而不去寻找一份真正

13、的爱?,多读厚积, 读技法 勤练笔,如何运用象征手法 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小火柿子”在文中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结合全文可知,“小火柿子”寄托了作者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淳朴感情的向往与追求。,【技巧点拨】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 (1)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

14、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2)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便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了一圈花,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 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手法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迁移运用】 从松、竹、梅、名川、清风、明月中选择

15、一例,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文字片段,不少于150字。,答案,答案 (以“松”为例)风雪又能对你怎样呢?苍劲挺拔足以构成一种气势,健美的臂膀擎起绿的精灵,在狂风暴雪中你的身躯依然挺拔如初,依然把那苍翠欲滴的爱意,还诸天地。不管是新生幼林,还是参天古木,一样诉说对生命的追求,一样的浪漫云霄。 风雪的思绪如潮,被这不屈的绿意震撼,风雪无情,青松有情。 “青松恨不高千尺”,你总是虔诚地去追求生命的辉煌,晶莹的绿意不正展示了你对生命的执着的爱吗?走出风雪的迷惘,矫健的身姿便如一支绿色的巨笔直指蔚蓝的天空!, 读素材 善积累,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拣麦穗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希望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像“卖灶糖的老汉”那样的慈爱之辈,懂得爱护、关心别人,尤其关心“丑小鸭”式的孩子,而且这种关心、爱护又该是没有任何希求的给予。,【运用示例】 随着父母进城务工时间的不断延长,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父母经常不在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