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5363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塞翁失马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30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解释加点的字。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塞上 _ 善术者:_马无故亡而入胡 故:_ 亡:_人皆吊之 吊: _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_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居: _将:_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富:_ 好:_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大:_ 引:_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_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此:_ 以:_ 跛 _ 保:_答案: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故:缘故,原因;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

2、示安慰|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居:经过|将:带领|富:多|好:喜欢|大:大举|引:拉,拉开|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此:此人,这个人|以:因为|跛:瘸腿|保:保全解析:学生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古今异义,如“亡”古意是逃跑,“十九”在这里是十分之久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_此何遽不为福乎?_近塞之人,死者十九。_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_答案: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

3、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解析: 理解语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注意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按照现代汉语语言规则恰当表述即可。二、内容理解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居数月 居:_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_唐自捐弃 弃:_ 以手自打 以:_答案:经过|带领|浪费|用解析: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在具体的语境中“居”的意思如“经过”或“居住”。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_ 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_答案: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如果早知道吃了这半个饼能吃饱,就应该先吃的它。解析:理解语句中重点

4、词语的含义,注意指示代词“之”的内容,古今异义字“亡”是逃跑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语言规则恰当表达。5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掉进了一个池塘,不要难过。也许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口袋里会兜上几条鱼呢。请联系甲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答案:示例:在现实生活中,祸与福,得与失往往都是可以转化的。如我们平时考试的一次失利,如果能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就好转败为胜。(意对即可)解析:把握文章主旨,认识到得与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的道理,再结合文章的内容,得到生活的启示。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人皆吊之_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亡一羊_ 多歧路_ 答案: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5、带着|丢失|分岔解析:结合语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丰富自己的文言词汇。注意古今含义的不同。7.翻译下列语句。此何遽不为福乎? _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_答案: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解析:理解语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注意通假字遽:通讵,岂的意思,同时理解虚词“之”的用法,按现代汉语语言规则恰当表述即可。8.与“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 人皆贺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C. 吾不知所之 D. 何追者之众答案:B解析:原句中的之是助动词:“的”的意思A是代词,指塞翁。B.是助动词

6、,的。C.往D.无实意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天雨墙坏( ) 家富良马( ) 其家甚智其子( )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答案:雨:下雨|富:多|智:以为聪明|居:经过解析:注意名词作动词,雨:下雨 ;同时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判断词语的意思如“居”是经过的意思。10.翻译下面的句子。暮而果大亡其财 马无故亡入胡 答案: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解析:理解语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注意指示代词“其”的内容,古今异义字“亡”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语言规则恰当表达。11.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各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

7、建议,对人不能持偏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解析:这是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可以通过通读文章之后得出。同一件事说的人不同,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说明要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因马的得失而发生了因祸得福和因福得祸的事。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12.智子疑邻中的“家人”和塞翁失马中的“父亲”对各自的家事为什么一个是非不分,而一个却头脑清醒,原因是什么? 答案:原因是一个把人的亲疏关系当成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一个则撇开自我的利益,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解析:从两个“父亲”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从看待问题单一和全面角度考虑作答。13.智子疑邻中的“邻人之父”多言而遭疑,塞翁失马中的乡人“吊”“贺”却不能改变塞翁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别人对事物的看法只能作为我们分析、判断的参考,遇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解析:把握文章主旨,懂得不能因人而改变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到得与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的道理,再结合文章的内容,得到生活的启示。 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