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文化概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3154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105 大小:5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历史文化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历史文化概况(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制作:anshenanshen 云南云南大理大理 20172017年年1111月月 云南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穿过 省境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4.11%,在 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8。2014年末云南省常住人口为4714万,人 口位数居全国第12位。 云南东与广西和贵州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隔江相望, 西北隅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 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下设16个市州,其 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省会:昆明。 云南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 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

2、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 梅里雪山、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导 言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 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 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 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是一个民族构成极为多样化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 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白、哈尼、 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 基诺、德昂、独龙。 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特 色物种:滇金丝猴、绿孔雀、

3、浣熊(小熊猫)、蟒、亚洲象、抗 浪鱼、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巴西橡胶树、油棕、三七等。 云南历史概述 目 录 云南古今人物 云南文物古迹 云南传统文化 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 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春秋至三国时期的古滇文化、魏晋到唐中叶的爨文化、宋中 叶至元初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 文化,构成了云南200O多年文明发展史所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 资源。 在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中,许多历史文献、文物等文化留 存在我国甚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远古和 先秦时期 庄蹻入滇 元谋人 秦汉魏晋 南北朝

4、 爨氏据滇 汉武开滇 秦开五尺道 隋唐宋时期 大理国盛衰 南诏国兴亡 元明清时期 三藩之乱 明建政权 元跨革囊 近现代时期 反清斗争 反侵略斗争 云南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元谋人: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是迄今所知中国境 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 近发现。根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 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 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

5、比较平坦,舌面 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 “元谋直立人”,俗称 “元谋人”。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2.庄蹻入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通过黔中郡向西 南进攻,因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归路不畅,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 以长之”(史记西南夷列传)融入了当地民族中,建立了滇国。庄蹻入 滇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云南,云南进入奴隶社会,标志着云南 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史记记载:楚将庄跤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至滇池。 延水(乌江) | 牂柯(贵阳地区) | 夜郎(安顺地区)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

6、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3.秦开五尺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 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并委派官吏 入滇治理,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4.汉武开滇: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 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为其中一 个县,县城设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汉武帝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 “西南夷道”。汉王朝还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日趋频繁的商贾往来,促进了 西南与东南亚

7、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汉习楼船”典故: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汉武帝以梦中“彩云南 现”、预示开拓“西南夷”的天降祥瑞,在长安城西南开凿“昆明池”,“以 习水战”,准备出兵“西南夷”地区。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5.爨氏据滇(爨cuan音:窜):公元317年司马睿称帝,建东晋。东晋 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势力逐渐强大,爨琛自主为王,统治滇池地 区,爨氏历统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区称作昆川(或昆卅),并与随、 唐王朝保持经济文化联系,后形成白、彝诸族先民。 爨人,作为云南历史发展的一座伟大桥梁,在四百多年时间里,用自

8、己的 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融滇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于一体,又自成体系的光辉 灿烂的爨文化,从而填补了云南文化发展史上长达四百余年的空白,起到了承 先启后的历史作用。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6.南诏国兴亡:公元738年,唐朝为了抵御吐蓄,扶持蒙舍诏统一“六 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主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 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南诏自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起至902年郑买 嗣灭南诏,首尾一百六十五年,历传13王。 南诏国的发展过程分为(1)附吐蕃反唐;(2)附唐反吐蕃;(3)向外攻掠三个 阶段。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9、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7.大理国盛衰:大理国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 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南 诏建国,定都羊苴咩城,国号大理,因举国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疆域大致 是现在的中国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 南的少数地区。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自段 思平至段兴智,历传22主,三百十七年。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8.元跨革囊: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 建立了军事奴隶制的蒙古汗国。蒙古采取先征服西南 诸番,

10、而后形成南北夹攻南宋的战略。1253年忽必 烈率十万大军进攻大理,他率领中路军经四川西南, 在泸沽湖附近休整后,翻越瓦哈山(今大药山),在 今宁蒗县境内用革囊(革囊:将几个吹满气的羊皮口 袋,用绳索绑在纵横交错的木棍或竹子上供人乘座渡 江)横渡天堑金沙江。公元1276年,元朝正式建云 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 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9.明建政权:明朝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 英平定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 13

11、82年建立了云南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和都指挥司(相当于省军区),云 南内地设府、州、县,施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 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 明朝大量内地汉族人口入滇,经济迅速发展,白银产量达全国的一半以上,永 乐二十一年(1423年)所铸的24000斤重的大洪钟则是体现了这时铜矿业发 展的水平。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0.三藩之乱:清顺治16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 随员逃至缅甸,公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 死在昆明金蝉寺,(今华山西路逼死

12、坡),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灭。清朝康熙 年间,吴三桂的分裂判乱被粉碎。战争结束后,清王朝向云南迁移了大量汉族 民众,大大开发了中国的西南地区。云南,终于经元、明、清三代的经营之后, 彻底性的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1.杜文秀起义:杜文秀(18271872),字云焕,云南省永昌府治(今 保山市)金鸡村人,通晓伊斯兰经典。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汉族地主 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残杀回民,制造了“保山惨案”。道光二十七年( 1847)杜文秀代表回民赴北京控告,无结果。咸丰六年(1856)临安(今建 水县)汉绅侵占回民银矿,焚劫回民村

13、寨,云南巡抚密令各地“聚团杀回”。 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联合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攻占大理,推举杜 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 因太平天国失败,同治十一年(1872)11月大理被攻陷,杜文秀于大理城服 毒自杀身亡。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2.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李文学又名李正学,弥渡县 哀牢山区彝族贫苦民。清咸丰六年4月6日(1856年5月10 日),在太平天国反清斗争的影响下与王泰阶、李学东、杞 绍兴等人率领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 生营起义,提出 “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

14、的革命 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与杜文秀起义 军遥相呼应,互为支援,坚持抗清达20年之久,在云南各 族反清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治十一年( 1872年),清军调集重兵围攻大理,李文学率部3600余 人救援大理杜文秀政权,不料南涧失守,被清军围困。 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3.马嘉理事件: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 19世纪50 年代,英国侵占缅甸后,就力图将势力向我国西南扩张,阴谋修 筑一条从缅甸仰光到中国云南思茅地区的铁路。1874年初,英国 上校军官柏郎率领的193人

15、的武装“探路队”从曼德勒出发,北 上探测滇缅陆路交通。同时英公使威妥玛特派上海领事馆翻译官 马嘉理经武汉、湖南前往云南入缅接应。1月17日,马嘉理与先 期到达八莫的柏郎探路队会合。2月初擅自越过中国边境,侵入云 南腾越地区的曼允(今盈江县茫允镇)。2月21日马嘉理与4名随 员抵户宋河,遭到当地人民的袭击,5人都被杀死。事件发生后, 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迫使清政府订立了中英烟台条约,获得 了侵入中国西南边境的便利条件。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4.片马事件:1900年1月侵缅英军入侵片马附近的茨 竹、派赖等寨。1910年12月占领片马,至1927年,又

16、先后 占领古浪和岗房。我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孝臣、千总杨体 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 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 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用弓弩、刀箭与英 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经过各族人民 的抗英斗争,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的领土, 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 1960年10月中缅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 条约,1961年6月,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划归中国政府。 远古和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时期 15.班洪事件:1927年,英国侵略者非法进入云南沧 源地区秘密勘探矿藏。1933年开始修筑通向矿区的公路, 1934年1月派兵侵占佤族班洪和班佬等部落地区的银矿,进 而企图夺取中国的班洪地区,激起了佤族各族人民的愤 怒。班洪王与班佬王邀集周围部落,剽牛立盟,誓逐英 军,并组成三支武装,抗击英军。虽被英军炮毁十余村 寨,仍坚持斗争,终于在当地兄弟民族支援下击退了入 侵者,收复了失地。 1960年中缅两国友好顺利地解决了久悬不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