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082186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包豪斯 第七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 第八章、欧洲各国及日本现代设计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设计,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包豪斯 第七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 第八章、欧洲各国及日本现代设计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设计,课程内容,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目 录,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目 录,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2、概念 (一)源头 在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是指从建筑设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运动。 (二)发展过程 1、兴起:1960s末 2、发展:1970s 3、高峰:1980s 4、衰落:1990s,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指在艺术、电影、建筑等领域中产生的各种被视为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那些文化产品,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四)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1、多元化 2、模糊性: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宣言、纲领和统

3、一的设计风格,表现出一种杂糅的美学思想,如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高科技风格以及孟菲斯设计集团产生、发展,在技术背后揭示了20世纪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场景的变迁。 3、开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美学、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设计风格涉及产品等各个领域。 4、强调设计的个性及民族特性,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

4、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孟菲斯设计集团, 家具设计代表作书架设计,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得萨斯。1981年,他召集一群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孟菲斯”设计组织。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它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卡尔顿书架 索得萨斯,1981年,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孟菲斯室内设计特征: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

5、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来改造传世经典家具,显示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注重室内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型曲线,曲面与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室内平面设计不拘一格、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五)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手法 常采取隐喻、折衷、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法,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感,唯独功能上的要求被忽视

6、了。,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 (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科技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反主流文化的推动 二战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科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理性、科技和乐观主义的主流文化存在的弊端,因此反主流文化运动兴起,开启了人们对文化求新求变的心扉。如20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学生运动、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新女权运动等。,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三)大众传媒为其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战后,因电视使用的增多,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媒体文化。之后,由于其他媒体形式

7、如电影、广播、流行音乐、报纸和杂志的迅速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各系统的开放状态,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四)大众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征,以及种种艺术手法的使用,实质上体现大众文化的特性。,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五)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促使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初产生,三十年代成熟,五六十年代形成“国际主义风格”,采取统一的方法、方式对待不同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式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从而忽视个人的要求及审美;过分强调专家的能力,认为他们能解决所有问题,能应付千变万化的设计要求。,

8、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目 录,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一、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概况 (一)时间脉络 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发端于建筑,然后迅速扩展到工业产品等设计领域。 1、初步形成:1960s末 2、快速发展:1970s-1980s 3、逐渐衰落:1990s,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二)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1、针对“少则多”,提出“少则烦”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针对米斯的“少则多”提出“少则烦”的信条,成为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2、探索实践 在“少则烦”提出不久,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和查尔斯穆尔等用夸张、怪异手法,

9、从传统建筑中选取装饰因素来装饰当代建筑。,罗伯特文丘里,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查尔斯穆尔1975-1978年间设计了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二)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3、明确概念 美国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1977年出版的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明确提出 “后现代”概念,统一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外,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罗伯特恩斯特将其主要特征归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等。,查尔斯詹克斯,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二、后现代主义

10、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倡导“功能追随形式”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功能追随形式”,强调的是设计形式的改观,这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 无论在建筑物的细节还是内部,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解构、夸张等手段,使建筑物及其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悉尼歌剧院的贝壳造型,充满了童趣、天真和幻想。,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二)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的外在形式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认为,建筑的内部功能固然决定其外在形式,但

11、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的外在形式。而现代主义建筑由于片面强调了功能、理性等因素,忽视了历史、传统文化等建筑的外在因素等。 强调历史文化、传统装饰的运用和强调建筑的内外环境协调等,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又一基本特征。,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三)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视觉语言 现代主义建筑由于过分强调功能作用,建筑语言显得单一、苍白,采取统一的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人的要求和个人的审美价值。 后现代主义建筑力求用“隐喻”、“象征”和“多义”等艺术符号,就是

12、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视觉语言。 语言的符号化,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一)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 产生的背景 它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最早在1967年,哲学家贾克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但运用于设计领域,并形成一种风格,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设计面临重重危机,为反对“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行为。“解构主义”最先开始于建筑界,并迅速波及到产品等其他设计领域。,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重

13、要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等。其中弗兰克盖里影响最大,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1929-), 生于加拿大,17岁移民美国,成为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现入美国籍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建筑教授。,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伯纳德屈米,雅典新卫城博物馆,彼得艾森曼,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伯纳德屈米,巴西当代艺术馆,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一)解构主义 2、“解构主义”建筑特色 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认为新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

14、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具有无绝对权威,个人而非中心的,恒变而无预定设计的,没有次序,无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多元而非统一化的,破碎凌乱的特点。,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二)高科技风格 1、高科技风格产生的背景 高科技风格在建筑、室内、产品设计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它也是首先发端于建筑界。从科技发展层面上看,高科技风格是伴随着20世纪人类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主义设计的衰退而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典型现象之一。

15、,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二)高科技风格 2、高科技风格的发展过程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高峰时期,意大利“未来主义建筑运动”即已出现,如1914年发表的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提出高科技美学的观念:“未来主义的建筑要像一个大机器,电梯不应该被掩藏起来,而应该名正言顺地以钢铁和玻璃的面貌暴露在建筑立面上”。,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流派团体如俄国构成主义、包豪斯等一些设计大师也倡导高科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理查德罗杰斯等建筑大师手里,高科技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符号,如罗杰斯等人在1971-1977年设计

16、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就是展现高科技的典型代表作品。,理查德罗杰斯,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2、高科技风格代表人物,理查德罗杰斯(1933- ),英国建筑师。代表作有著名的“千年穹顶“,与福斯特合作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和与意大利建筑师皮阿诺共同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等。虽然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成为是3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1991年被授予爵士头衔。,诺曼福斯特(1935-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千年穹顶 位于伦敦格林威治半岛,是英国政府为迎接21世纪而兴建的标志性建筑。,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原先只考虑建成临时性的,后经研究,这项工程不论是从周围市区的复兴,或是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来说都具有很大价值,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