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1112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长征。 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锻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以其独特 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 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长期以来,长征精神始终 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长征,取得 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凸显巨大的时代 价值。 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 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 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

2、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共产 党员不忘初心,很重要的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时刻 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不忘初心意味着责任如山,不忘 初心意味着担当如铁,不忘初心意味着奉献如常。在经济一体 化、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长征精神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依 旧留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 - 2 - 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 理想是指人们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

3、军在长征中屡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 泉和精神支柱。在 1934 年 10 月到 1936 年 10 月的整整两年艰 苦卓绝的奋斗中, 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全国 10 多个省份, 穿越 10 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纵横数万里,在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 匮乏,环境异常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党内路线斗争、 分歧几乎危及红军存亡和革命成败的严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 人竟能化险为夷,率领红军渡大江、涉大河、翻雪山、过草地, 一次次打破蒋介石布下的包围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实现三军大会师。红军指战员能够经历和承受人世间难以想象 的艰难险阻,凭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始 终坚信北上抗日的目

4、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 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险境,终于取得 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在鼓舞 激励着他们,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 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人类史上罕见的,红军 英雄们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前所未有的。这一豪 迈壮举, 展示了革命军人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 3 -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先辈们用鲜血和 生命在两万五千里路上走出了今天的安康和平。 (三)牢守民政为民

5、的底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好民政工作更要把全国人民的根 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肩负 “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神圣使命,更应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精神、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 权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兜底保障, 保证困难群体有饭可吃、有学可上、有房可住、有病能医,这 些基本的需求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底线,是社会文明的底线, 也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底线,更是民政为民的底线。 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一)不畏艰险,斩关夺隘 1959 年 10 月 20 日,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一文中写 道“长征中红军

6、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击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 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 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下进行的, 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 无数先烈战死沙场,他们中既有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有师团首 长,很多烈士临终前深情地说: “为革命而死,死而无憾。 ” 红 军战士用理想信念谱写的英雄凯歌,催人泪下,激人奋进! , - 4 - (二)为民服务,敢于担当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用经历战争,但是老一辈 人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是 8

7、0 年前长征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一梦想的实现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敢于担当。民政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成功的关键,时时面对出现的困难、处处要解决出现在前 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作为民政工作人员 “任其职, 尽其责”就 是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就是要做到“民思我 想、民困我帮” 。也就是说面对困难,要敢闯敢试;面对矛盾要 敢抓敢管;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面对名利要淡然处之,在关 键时候要挺身而出。 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一

8、)从基本国情出发,走好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 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经验,至今仍然是我们党领导全国 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从的行动指南。 “深处种 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今天,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 程上,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目标,也更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这个历史目标。但应该 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5 - 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 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显然,全面建成小

9、康社会、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决不会轻而易举地来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 弘扬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长征精神,正是 题中应有之义。 (二) 坚持问题导向,在新长征中续写新的辉煌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 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 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 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 要讲话中的这一论述深刻提示我们: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一切 从实际出发,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 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 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 中国发展的

10、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一定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从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的新长征中续写新的辉煌。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一)团结守纪,激发夺胜信心 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 私利的精神境界。当时,无论是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还是留 - 6 - 守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北区地下党组织,都以党和红军北上 抗日的大局为重,以自己的战斗和牺牲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 大贡献。长征途中,战斗愈苦,红军团结愈坚。不仅做到秋毫 无犯,军民团结,而且官兵平等,同甘共苦。正是这样深厚

11、的 情谊,极大地激发了红军将士的战斗精神和战胜困难、夺取胜 利的信心,涌现出无数英雄壮举。 (二)顾全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当今,我们正奋进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征程,发扬好长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 结”的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 宁夏,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就是我们工作的大局,就是 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都必须 始终有这个大局观念。天下顺治在民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谋民生之利,解 民生之忧,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12、。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紧 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 - 7 - 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 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做好民政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一心为公,为民谋利, 我们党才会有牢固的执政基础和稳定的力量之源。 (二)牢记宗旨,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 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主 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 安定的愿望,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扶助措施,让人民群众获得 实实在在的利益,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不断巩 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患难与共的血肉联系。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履行着为党和政府 分忧、为群众排忧解愁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十七大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有力 的措施,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努力把民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的水平,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景谷、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