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0697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鼻腔肿瘤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摘要 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25例,恶性30例。提出了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点;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 关键词鼻腔肿瘤;CT诊断;病理诊断 鼻腔肿瘤临床诊断一般较为容易,但若并存感染或出血时,诊断有一定困难。鼻腔镜检查只能了解肿瘤的表面情况,而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并能明确其邻

2、近组织结构、骨骼以及副鼻窦是否受侵等。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19901996年经病理证实的55例鼻腔肿瘤,现 总结 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5例,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1073岁,平均3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血性分泌物、鼻衄,其次为头昏,头痛、鼻部隆起及面颊部疼痛,突眼及视力下降等。病程自1个月至3年不等。有鼻部手术史5例,其中2例曾进行过两次手术,1例作过3次手术。手术及病理诊断:55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1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全组中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30例。其中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15例,乳头状瘤6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内翻乳头状瘤及脑膜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10例,

3、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4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透明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瘤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1例。 方法 :全部病例检查均采用岛律3000TE全身CT机。病人仰卧位,下颔内收,于硬腭平面上颌骨齿槽突开始,平行于眶耳线,以层厚5mm,层距5mm向上连续扫描至眶底止。部分病例加鼻腔冠状位扫描以及增强扫描。 2结果 本组病例CT扫描,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25例,所有病例一侧鼻腔见有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缘多数光滑清楚。25例中有10例鼻腔有膨胀性改变,鼻中隔向对侧移位,12例患者合并同侧副鼻窦炎症,表现为上颌窦或筛窦密度增高,但其密度一般较鼻腔肿块密度稍低,3例病变向鼻

4、咽部蔓延;6例向筛窦蔓延;1例侵犯眶尖并引起突眼,4例引起周围骨质破坏。30例恶性肿瘤中,全部见有鼻腔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缘大多不规则或模糊,除4例没有骨质破坏外,其余都有骨质破坏。18例侵犯上颌窦或筛窦,6例面额部及翼腭窝见软组肿块,3例侵犯眼眶并引起突眼。 3讨论本组术前CT诊断有5例误诊,25例良性肿瘤中有2例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纤维血管瘤及内翻乳头状瘤各1例,这2例均可见骨质破坏。1例鼻腔鳞状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肿瘤,患者早期仅表现为鼻后腔软组织块影,无骨质破坏,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术后3个月该病人复发,CT表现为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及引起骨质破坏。另外,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有1例,由于均无

5、骨质破坏而误诊为良性肿瘤。通过对本组55例鼻腔肿瘤的CT分析,笔者认为鼻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良性肿瘤表现为肿块呈膨胀性生长,可压迫周围骨壁,使鼻腔扩大或产生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可直接侵蚀破坏周围骨结构;良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而恶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模糊,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良性肿瘤一般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常侵犯腔外软组织。本组病例显示有腔外软组织受侵的均为恶性肿瘤,与王焕申等报告相符。对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骨质破坏”,则应特别强调破坏方式的重要性。Som把CT上所见到的骨质破坏分为侵入性骨质破坏和骨改建,认为这样

6、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在侵入性骨质破坏中骨骼很快被侵蚀和破坏,提示肿瘤生长快;多见于恶性肿瘤。本组大多数恶性肿瘤均呈侵入性骨破坏;骨改建反映肿瘤在缓慢生长过程中,在邻近肿瘤的骨内被侵蚀的同时,在骨外面又有新骨形成,结果形成了骨骼被肿瘤推移或绕肿瘤形成弓形,这种表现常见于良性肿瘤。本组4例良性肿瘤所引起的骨质破坏均为骨改建后骨破坏,与 文献 报道相符。内翻乳头状瘤:内翻乳头状瘤是鼻和鼻窦少见的上皮肿瘤,多见于中鼻甲和中鼻道外侧壁,易侵犯同侧上颌窦和筛窦。切除术后3060复发,有515恶变,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可同时存在。CT表现:鼻腔和同侧上颌窦见软组织块影,晚期可波及双侧和邻近组织,骨质破坏以

7、上颔窦内侧壁为主,晚期可有广泛破坏;鼻腔扩大多不明显,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状钙化。本组1例CT表现左鼻腔和左上颌窦软组织块影,左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肿瘤内见斑点状及弧形钙化。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曾误诊为恶性肿瘤。本例曾作过3次手术。恶性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类似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为一种特异性肉芽组织。病理上,肉芽肿进行性坏死并形成溃疡,对软组织和骨质的破坏甚于恶性肿瘤。本组4例除有不规则软组织决影充满鼻腔外,3例见明显骨质破坏,其中2例范围广泛,另一例没有骨质破坏,而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与病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破坏骨质有关,但该软组织肿块边缘模糊,与良性肿瘤病变边缘清楚还是可以区别的。恶性淋巴瘤骨质破坏较轻,甚至可不出现骨质破坏。Kondom报告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仅有3例有骨质破坏。本组4例恶性淋巴瘤,2例未见骨质破坏,而其中1例被误诊为良性肿瘤;另2例骨质破坏亦较轻,仅见上颌窦内侧壁或鼻中隔部分骨质破坏。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