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0460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中考政治总复习 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习题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1.(2018河北,22,3分)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 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 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 B. C. D.,A组 20142018年河北中考题组 “世界这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这条网上热议的帖子引起大家对广西的关注。回答下题。,中考预测,答案 B 本题考查的是传统节日。将“壮族三月三”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 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有利于

2、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符合题意。表述 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户的小村庄,聚居 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 力。回答下题。 2.(2017河北,9,2分)曲登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村里的7个民族,无论哪个民族的节,都一起 过。”村民在一起过的节日有 ( ) 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少数民族节日。此题可用排除法,古尔邦节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 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当地7个民族中,没有这些民族,所以排除。春节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节日,很多民族都过。火把节

3、是白、彝、纳西、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 传统节日。所以正确答案是B。,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 学们和谐相处。回答34题。 3.(2016河北,8,2分)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 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各民族的文化艺术。A是藏族舞蹈,B是蒙古族舞蹈,C是朝鲜族舞蹈, D是维吾尔族舞蹈。,审题技巧 本题可根据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和舞蹈动作姿态判断出正确答案。,4.(2016河北,9,2分)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

4、 议,适宜的是 ( ) 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 B. C. D.,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各民族的民族风情、语言文字、传统节庆。新疆特色的餐厅应体现 维吾尔族风情,故符合题干要求。酥油茶是藏族的饮食特色,故排除。不是新疆的特 色,故排除。本题应选C。,评析 本题以生活化的素材为背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 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并根据题干和题肢信息,仔细甄别。,“手捧如歌的哈达/心儿像格桑花明亮/风沙扬起青春的热望/冰霜铸就高原的坚

5、强/各族同胞 携手情深意长/雪域儿女筑起人间天堂/”这是对支援某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赞美的诗 句。回答下题。 5.(2015河北,8,2分)由诗句内容判断,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是 ( ) A.新疆 B.宁夏 C.内蒙古 D.西藏,答案 D 本题考查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哈达是藏族人民在来往时最通行的一种礼 物,格桑花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由诗句中的“哈达”“格桑花” 可知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是西藏,故选D。,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回答下题。 6.(2014河北,10,2分)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

6、区少 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 )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普通话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 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 B. C. D.,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知识。甘肃省之所以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 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是因为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印证了 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对甘肃省这一做法的正确认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 言,但有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说法绝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7.(2016河北,24,7分)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

7、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 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 (1)读下表,在处填写相应内容。(4分),(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3分),答案 (1)端午节(或端五节、端阳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等)。吃月饼(或赏月、 赏桂、观潮等)。重阳节(或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等)。喜庆团圆(或辞旧迎新、祈福 纳祥、注重亲情等)。(4分) (评分说明:每处1分,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传承(或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 精神、提高道德素质等。(3分) (评分说

8、明:共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内涵及意义。第(1)问,首先应根据表头提 示搞清楚每个空应填的内容类别,其次根据横向提示具体作答。第(2)问,限制信息为“对我们 青少年”,故要求考生从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意识等角度谈意义。,规律总结 近年来河北省考试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境,采用 生活化的问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对材料的理解。这在课本上往往没有具体的答案, 需要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对所学知识多思考、多运用,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问题。,1.(2018四川宜宾,9,2分)201

9、8年初,央视推出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 诗以歌”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深 受观众喜爱和好评。该节目的推出 ( ) 让经典诗词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能激发人们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将传统文化改造成了先进文化 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A. B. C. D.,B组 20142018年全国题组 考点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答案 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典咏流传采用“和诗以歌”的创新形 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容易被当代人接受,让经典诗词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深受观众喜爱,激发 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10、弘扬;符合题意。本题也可 采用排除法解答,说法错误,这里强调的是要传承传统文化,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改造成先进文 化,排除,故选B。,2.(2017安徽,7,2分)下列情境中,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 B.接听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 D.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答案 C 本题考查社交礼仪的知识。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亲 和,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A、B、D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 除。C的做法错误,是不礼貌的表现,不符合社交礼仪的要求,但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11、C。,审题技巧 本题考查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行为,属于逆向思维题。做题时要注意审题,不要 当成正向思维题,而错选其他选项。,3.(2017新疆乌鲁木齐,6,3分)2017年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 次会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规定,教育部门应当防范极端化干预国民 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防范和抵御极端化向校园渗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 的是 ( ) 学校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反对和迷信 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应做到不信教、不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散布、传播极端化言论 父母不能强迫子女辍学打工,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实施 A. B. C. D.,

12、答案 C 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问题和民族问题。作为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政策, 不仅在学校,在任何地方都应做到不信教,不活动,错误,正确切题。中小学校 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中进行活动,不允许在 学校向学生宣传,正确切题。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知识拓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始终坚持党的政策和坚决遏制极端思想蔓延的关系 (1)要坚持党的政策不动摇,精心做好工作,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需求,尊重信 教群众习俗,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常识的合法渠道。 (2)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往往以极端为思想基础,以暴力恐怖为主要手段,以民族分裂为最终 目的,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

13、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 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3)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把极端思想从一般问题上剥离出来,坚持保 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旗 帜鲜明反对极端思想,决不允许利用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决不 允许利用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决不允许利用反对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4.(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6,7分)【维护民族团结】 201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

14、:2016年,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 全国首位 (1)请写出内蒙古自治区的特产或风俗习惯。(1分) (2)内蒙古自治区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3分),答案 (1)牛肉干、马奶酒、奶酪、献哈达、赛马、摔跤等。(1分,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亦可)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 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加大对内蒙古地区的资金 投入;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内蒙古人民的艰苦奋斗;等。(3分,1点1分,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亦可)

15、(3)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 语言文字;相互学习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同过民族节日;宣传各项民族政策;同破坏民族团结的 行为做斗争;等。(3分,1点1分,其他符合题意答案亦可),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为列举类、原因类和建议类的综合性简答题,主要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的知识。解答简答题一要审设问,确定立意范围;二要审情境,提取有效信息,明确立意;三要按 要求组织答案,做到条理清楚、表达准确、内容完整。按照这个思路,解答第(1)问一定要在了 解内蒙古风俗习惯、特产的基础上正确列举,切莫张冠李戴。第(2)问按照解答原因类试题的 思路,从多个角度寻找原因。

16、本问的原因涉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国家和党的 作用、做法,当地人民的努力,等。第(3)问明确提出了实施建议的对象,要求对应回答适合的 做法。本问的对象为青少年,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出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应有的做法即可。本 问开放性比较强,只要回答合理均可。,5.2017河南,10(2),4分2016年9月4日晚,大型水上情景表演最忆是杭州精彩呈现。“春 江花月夜”清灵淡雅,“采茶舞曲”飘然而至,“高山流水”古风流淌,中国鼓、中国古琴荡气 回肠;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奇幻的故事在水面舒展,演绎中华文化的精粹,抒怀人 类共同的美好情感2017年5月14日晚,主题为千年之约的文艺节目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