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0451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黄道高扬“道”的旗帜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有“朱彭黄”,赣东北苏区有“方邵黄”。这“二黄”(黄公略、黄道)贡献殊多,却英年捐躯。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黄道一生的思想和业绩,最大的亮点是一个“道”字。道,就是天道、大道、正道。黄道追求的是马列之道,践行的是革命之道,守护的是真理之道。“道”是他的灵魂所系、根基所在。古人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君子之志于道也”(孟子),“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精神血脉的核心,是自古以来一切英雄豪杰和有识之士共同追求、恪守的理念。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道,就是一个坚持不懈地追求“道”、弘扬“道”、守护“道”的忠诚卫士。一、求道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黄道经苦苦寻觅、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道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他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青少年时期就干出了一番事业。他创办了江西第一个进步社会团体“江西改造社”。改造社的创办和新江西的发行,对于江西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后来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建,都起了重要的奠基、启蒙和推动作用。1923年7月,黄道在北师大教育系就读。在北京,黄道结识了李大钊

3、、陈毅等人。1924年秋,黄道由李大钊、陈毅介绍转为共产党员,任北师大支部书记。他经常到北大聆听李大钊的讲演,深受教育。有一次,他对邵式平说:“听了李大钊的讲演,使我如拨开云雾般看到了青天,茅塞顿开,大开眼界。对中国的问题我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对中国的前途也越来越有信心,走共产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出路。”他与陈毅过从甚密,陈毅等人常称黄道是“埋头作事不说话的江西老表”。黄道参加了1925年6月的北京学联几次纪念“五卅运动”的大游行。11月间,又领导北京学联“敢死队”包围了军阀段祺瑞官府,表现极为英勇。北京的三年学运,是黄道走上革命道路的转折点。陈毅曾说:“从五卅运动爆发直至三一八惨案,这几年内北方局

4、国民革命如火如荼的兴起,黄道同志就在这个时期由书斋走上革命战场,马列主义武装了他,革命运动锻炼了他,他实际上是北方国民革命的领导主持的一员。”黄道后来自己也说:“北京的学生运动,特别是当时北京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是我一生的转折点。”从此,黄道从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二、弘道弘道,就是弘扬天地大道,就是弘扬人间正道。黄道根据北方局党组织以及李大钊、陈毅等人的指示,于1926年3月下旬从北京回到江西,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最亮丽、最辉煌的革命历程。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时,27岁的黄道是江西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兼任宣传部长(方志敏兼任农民部长)。他与中共江西省委负责人罗石冰一起,积极投

5、身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方志纯曾回忆说:“黄道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革命立场。在创建赣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无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和同志们共同奋斗的时候,还是他自己孤身苦战的时候,他都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支持方志敏,反对和排除了左的、右的路线和思想的破坏、干扰,特别是在方胜峰会议上,他和方志敏、邵式平一道,批判了左倾逃跑思想,坚持开展武装斗争。”赣东北根据地建立后,黄道是赣东北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历任省委常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为赣东北党的壮大和发展,为赣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展现了杰出的组织能

6、力与才华。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誉为“模范省”,赣东北干部被称为“有很好的创造”的“模范工作者”。这一殊荣的获得,既是方志敏的功劳,也蕴含着邵式平、黄道的辛苦,蕴含着赣东北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心血。他主政闽北,建设闽赣根据地,创建红七军团。在黄道的领导下,闽北根据地扩展到闽赣13个县,纵横数百公里,人口近百万,进入全盛时期。红七军团组建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正规部队中的一支劲旅,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挺进,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1月全苏二大期间,黄道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三、殉道黄道一生“求道”、“弘道”,最终“以身殉道”,完成了自己的壮丽

7、人生。他坚持艰苦卓绝的闽北三年游击战争。1934年1月,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黄道同曾镜冰、黄立贵等人,率领红五十八团重返闽北根据地首府大安,以武夷山为依托,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在斗争实践中,黄道确立了“以老区为依托,挺进敌后,开辟新区,内线与外线相结合,开展群众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纵横在闽北20余县的广大地区,红军游击队发展到3000余人,开创了闽北游击战争的新局面。他奔忙东南分局和办事处,大力推进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10日,黄道调任中共分会委员兼驻赣办事处主任。1月15日,中共长江局任命黄道为中共东南分局委员,兼任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东南分局书记项英,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东

8、南分局和办事处工作时,黄道殚精竭虑,劳苦功高。他河口蒙难,为中国革命英年捐躯。黄道主持南昌办事处,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却为国民党反动当局所不容。国民党第三战区特务头目张超乘机派特务吕鹤年、黄玉成,收买医生注射毒药,于1939年5月23日将黄道害死。黄道蒙难时年仅39岁。黄道牺牲后留下的遗物,仅一支钢笔、一个烟斗、一包烟丝、几本马列著作、几件褪色军衣,其他一无所有。黄道,如同方志敏一样,真不愧是一个清正、清廉、清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今天,我们纪念黄道,缅怀黄道,就要读懂黄道,记住黄道,高扬“道”的旗帜,领悟“道”的真谛,坚持不懈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整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