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南站广场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0285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葛店南站广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店南站广场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葛店南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 深化设计方案 2013.10.10 目录 项目分析 方案回顾 修改效果展示 修改设计分析 景观设计 建筑意向 设计说明 项目分析 背景分析 葛店,位于湖 北省鄂州市西 北部,武汉市 洪山区东侧, 长江之南,处 于湖北省高新 技术产业核心 开发带。葛店 镇是鄂州的西 大门,西距武 汉市28公里, 东距鄂州市38 公里,北临长 江,南抵武黄 一级公路,武 九铁路和316国 道横贯东西, 交通十分便捷。 紧靠中国光谷, 有“中国药谷” 之称。 武黄城际铁 路是武汉城市圈 内一条连接武汉 市与黄石市、鄂 州市的快速城际 铁路。线路起自 武汉站,终点是 黄石大冶北站, 全长97

2、公里,是 湖北省重要的经 济走廊。正线全 长96.78公里,直 达运行时间为26 分钟。 同时通过武汉的 中转缩短了与北、 上、广的联系。 以城际铁路建设为 契机 振兴生物医药高新 产业建设 打造高效换乘核心 项目分析 拟建设的葛店 开发区火车南 站站前广场地 块,位于葛店开 发区中心区, 在城际铁路葛 店火车站的北 侧,属于葛店 开发区新城区 的中心地带 现状分析 用地现状: 地块 目前主要为农 田,外围用地 目前部分被征 用,市政公用设 施配套仅部分 道路已启动。 交通:站前广场 地处建设大道 和规划道路交 界点的西南角, 紧邻城际铁路 葛店南站,交 通出行十分便 利,但是因为中 心区尚未

3、开始 开发,周边道路 高新大道已建 成,建设大道 已开工,其他 道路的建设已 推上日程。 香港九龙站 基地位于西九 龙填海区靠水 的一块13.4公 顷的土地上。 开始建造时 间:1996年5月 建造期限:约14 年,建筑占地面 积:109万平方 米,总建筑面 积:168万平方 米 整体规划以三 围立体方式设 计,近地面的 楼层共同构成 一个平台,在 平台上建造不 同功能的高层 建筑。 案例分析 成都新客站位 于成都市东部 沙河堡片区, 随着地铁2号线 及7号线的规划 实施,未来沙 河堡片区将形 成一个集城际 铁路、中长途 铁路、城市轨 道交通、公路 长途、城市公 交、社会车辆 及出租车等多 种

4、交通方式紧 密换乘的大型 综合客运枢 纽新客站 综合交通枢纽。 案例分析 方案回顾 首轮方案设计 我司立足城市 发展出发,考 虑城市建设的 前瞻性,巧妙 的将商业、服 务、配套、公 交和出租用立 体交通的形式 串联起来。使 得广场具有完 整性,交通具 有导向性。 但在人流疏导 上过于依赖一 侧的综合体, 分流不明显。 方案回顾 配套建筑上体 量太大,风格 不统一。 广场图案生硬, 提炼不够巧妙 合理。 高架联通桥的 疏导线路较长, 成本较高。 停车考虑过大, 出租、公交场 应本着实际出 发的原则设置。 方案回顾 细化广场上的 铺装纹样 调整公交站场 的位置使出入 更加便捷 取消了高架桥 等高成

5、本,不 易实施的大体 量建筑。 将社会停车场 因地制宜置于 负一层一侧与 商业部分联通。 商业部分建筑 结合站房风格 考虑,且体量 大幅缩小,便 于实施。 加强轨道下的 景观设计布置。 修改要点 修改效果展示 鸟瞰图 鸟瞰图 街景透视 下沉广场 商业内街 广场小景 修改设计分析 主要指标: 总用地面积: 55000 总建筑面积: 13873 其中地上面积: 10485 地下室面积: 3388 建筑占地面积: 3476 建筑密度:6% 容积率:0.2 绿地率:30% 总平面图 01、中心铺地 02、图腾柱雕塑 03、景观游园 04、出租车上下客 05、公交车上下客 06、社会车出入口 07、跌水

6、景观 08、文化小广场 09、商业街 10、公交港湾停靠站 11、下沉休闲区 12、高架下景观 总平面图 01、主要车型出入口 02、公交车流线 03、出租车流线 04、社会车流线 05、人行快速道路 06、人行休闲步道 01 02 03 04 05 06 交通分析 尊重原规划设计,在 景观上利用构筑物。 灯光和铺装等元素设 计,让其流线的导向 更为明确和强烈,使 之效率更高,节奏更 快。同时利用铺装和 流线有意识的引导其 朝商业区行走。 人流分析 平时进站 平时出站 高峰进站 高峰出站 01、广场集散区 02、游园休闲区 03、下沉商业区 04、公共交通区 05、高架景观区 功能分区 2 4

7、 4 3 5 5 1 2 01、景观轴线 02、主要景观节点 03、次要景观节点 04、主要绿化集中区 01、 02、 03、 04、 景观轴线 竖向分析 设施分析 照明分析 景观设计 设计紧扣规划概念, 将人文历史与现代发 展结合。 提出“千年药谷、生 物新城”的概念。 通过道家文化肌理勾 勒集散广场的形态。 通过生物医药模型的 提炼,来表达绿化景 观的布置。 景观概念 站前集散广场核心区 在景观视觉上达到 极强的序列感笔直挺 拔的树阵显示出城 市全新的面貌。同时 符合铁道系统的规 范,整体大气统一。 广场景观 将传统的图腾柱,融合现 代的简洁玻璃体,形成城市 地标性较强的构筑物,强调 了区

8、域功能的同时,打造了 一处城市景点的名片。 柱高控制在30M左右,采 用钢结构,内置炫彩LED灯 带。 广场空间 广场节点 广场节点 广场节点 下沉商业 景观 下沉空间形成丰富的 视觉感受加上廊架形 成灰空间,可满足多 种功能需求。 水景的加入使立面更 加具有变化。 下沉广场区域合理的 将绿化与建筑边角衔 接,打破室内、室外 的差异关系。形成整 个景观体系,无论是 休息还是工作,都给 人亲切的自然感受 硬质铺地 种植绿化 标识标牌 小品设施 灯具意向 照明参考 建筑意向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功能上主要 满足商业配套服务, 含餐饮、客房、精品 店等。建筑风格为坡 屋顶现代中式建筑与 站房立面和谐统

9、一。 建筑约面积: 10485 建筑占地面积: 3476 层高3层,局部5 层。 建筑参考 外立面装饰上强调简 洁富有变化,提高品 位和格调是打造站前 核心商业的原则。 地下停车场面积: 3388,停车84台。 建筑参考 建筑参考 成都宽窄巷子 成都锦里古街 重庆合川文峰古街 设计说明 前言: 葛店,古称葛仙镇,是武汉和鄂州等大中城市的结合部。随着高新 大道以南将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葛店生态科技新城;武黄、武冈 城际铁路即将通车,葛店南站将以高速铁路为契机,站房为核心打 造以“千年古镇,科技昌都”为城市推广概念的城市门户形象及城市 客厅形象。 专案规划与设计,旨在发挥葛店开发区自身的区位、交通

10、、生态和 人文优势,打造提升开发区城市价值及品质,美化开发区的一个重 要交通节点。 定位: 以人为本 以流为主 将葛店南站站前广场打造成为具有人文特色的 高科技生态新视窗。 一、站区区位 拟建设的葛店开发区站前广场地块,位于开发区中心地带、城际铁路 火车站的北侧,属于新城区的中心区。 二、站区总体布局及规划原则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站两场四区,一站为:武黄城际葛店南站站 房,两场为:站前景观广场和下沉商业服务广场,四区为:公交大 巴服务区、出租客运服务区、商业配套服务区和景观广场集散区。 整个站区规划力求交通性与景观性相结合,以“超前,大局,长远” 为原则,突出“和谐”“可持续发展”“低碳”型

11、景观,以人文本, 以流为主,高效便捷,在力求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又能满 足交通集散、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等基本功能。 设计说明 三、设计条件 A.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站前广场长约365米,宽约140米。北侧和东侧接规划 道路,南侧则与高新大道相连。总规划面积约:55000平米(其 中1期约:26700、 2期约:18300) B.外围路网 站区通过北侧、东侧和南侧的主干道衔接城市各个区域。通过广 场下沉空间取得与西侧商业的联系,远期规划东西向轨道地铁线 从城际客站南侧地下通过。 C.站区交通流线组织 交通设有主要人行入口、主要车行入口、公交车流线、出租车流 线、社会车流线及人流快速步道和人流

12、慢速步道。其中对称广场 两侧设置公交站场和出租上下客区,满足大部分人流的换乘需求。 通过西侧的两个人行地下出入口到达社会停车场。做到合理疏导, 便捷交通的换乘理念。 D.地下空间 结合地势特征,将社会车停车场设置在地下空间,使城市界面具 有整体性、观赏性,使空间转换更具有立体感和丰富性,同时节 约土方减少成本。地下空间面积约3388。 四、广场景观设计 A、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在 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交通枢纽工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千年古 镇 科技昌城”的设计概念,整体理念源于以东晋著名道家、医 药家葛洪,驻此结庐炼丹、养生修道形成药谷之乡的历史渊源为 背景,抽象概

13、况葛店的地理区位及文化。 设计说明 内涵,同时引入桃花井等当地历史景点。结合韵律的线条表达国 家生物高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火车站的特殊位置的视觉效果。 B、总体布局 规划区域内设置站前广场和休闲商业街。 站前广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站房为中心划分,通过主通道、 次通道、快速道路和景观道路将整个广场划分为多个层次。景观 部分通过自然种植、景观树阵、花卉灌木及草坪、休闲广场及景 观构筑物等形成丰富的景观区划。 商业街与下沉广场由大台阶和扶梯连接站前广场,使人行系统顺 畅的连接到商业区域,不与机动车产生交叉。 C、景观设计手法 整个广场融交通集散、休闲娱乐、礼仪展示、景观绿化为一体, 通过线性分隔,串联

14、起各环节,形成大气、简洁、快速的视觉效 果。景观细部设计大致分为四大部分:硬质广场部分、绿化景观 部分、小品及构筑物部分、无障碍设施及公交专用线部分。 一 硬质广场部分 一)站前广场 1)站前广场以大面积铺装为主。通过大规格的灰色花岗岩对缝 拼接,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感。运用灯带和拉筋的深色花岗岩铺装 增加广场的肌理感。从而使整个铺装效果和谐统一又富有韵律。 中心特色铺地,将道家文化的两仪四象图案平面化,形成铺地中 心纹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用。可识别性。 设计说明 总硬质面积:17663 二 绿化景观部分 一)景观绿化设置 景观绿化区在绿化景点的设置和布局上紧扣生物高新的设计主题, 用现代解构手

15、法诠释传统园林一藏一漏,移步换景的精髓。以流 畅曲线园路连接各个小休闲空间,同时设置快速路加强内部广场 与外部市政人行道的联系。同时设置了一条从各中心节点景观连 通到硬铺广场的园路。园路在设计上也是尽量让简单的路径变得 丰富,因此加入了趣味景墙将视线暂时压缩,作为转换空间。 二)植物种植 在种植方面以华中地区常绿乔木香樟为主,点缀丰富花卉种类形 成植物群落。在形态和色彩上做到丰富,和谐,统一。站前广场 种植以树阵为主,加强广场整体的气势和统一的序列感。两侧的 景观绿化区域以自然种植为主,在季节的更迭上做到春有花,夏 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效果。 三)高架路轨道下绿化设计 高架铁路下种植耐阴的植

16、物,形成景观性过渡带,减少高铁地基 对城市的压力。 总绿地面积:14953 绿地率:30% 其中景观水景面积: 445(2期开发) 三 小品及构筑物部分 一)公共设施及景观小品 布置在人流集散区域,巧妙的隐藏在树丛中,造型简洁。采用太 阳能等生态化的高新技术方式处理。 设计说明 二)构筑物 1)特色廊架 造型轻盈的廊架结合下沉广场的高架平台边,既弱化生硬的边线, 增加绿化附着体种植攀爬植物,使视觉空间层次更丰富。 2)公交站棚 造型新颖材料现代的玻璃公交站棚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体现时代感。 四 无障碍设施及公交专用线 一)无障碍设施 设置盲道、垂直升降电梯、残疾人坡道、无障碍标识牌,语音系 统等。 “千年古镇 科技昌都”,我们坚信全新的葛店站站前广场设计 必将成为城市新的地标 设计说明 葛店南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 深化设计方案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