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0161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 题目教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 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初等教育 班级初教一班 姓名刘 亚 庆 指导教师甘 春 枝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论文题目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 提纲(三级标题) : 一、趣味性的概述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教师教学对学生培养学习趣味性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趣味性教学的的条件 (一)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 (二)教学的趣味性与教师教学的关系 (三)国内外著名教育学家和特级教师对培养学习兴趣和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的观点 三、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一)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形

2、成积极地学习模式 (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 主要参考书目或资料来源: 1 董菊初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2 李方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黄明全 陈树宝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杨九俊主编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 肖川 教什么和怎么教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07 目目录录 摘要-1 关键字-1 一、概述-1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状况-1 三、趣味性的概述-2 (一)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2 (二)教师教学地趣味性对学生产生的重要意义- 3 四、教师趣味性教学的

3、条件-3 (一)了解学生的现状-3 (二) 著名教育学家和特级教师对培养学习兴趣和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的观点-4 1.语言的趣味性-4 2.知识的趣味性-4 3.教法的趣味性-4 五、趣味性教学的方法-5 (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5 (二)尊重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5 (三)有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5 六、把旧课文教出新趣的启示-5 (一)注重实践-6 (二)关注学生-6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6 结论-7 谢辞-8 参考文献-9 1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 摘摘要要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语文 就更需要兴趣,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4、进行机械地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 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 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个人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 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 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 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 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 固定的模式可循。 关键字关键字 :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趣味性,发展 试论把老课文教出新趣味 主要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针对小学生存在的一些身心特 点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一

5、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采 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措施、达到与小学生成果的沟通,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 题。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 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由于不感兴 趣也就逐渐放弃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本课题主要 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两方面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建构知 识的能力为主要矛盾进行阐述, 针对小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地下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并 提出诸多的解决方法、措施,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 一、概述 全文论述了以教育理念的前提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际, 核心内容为 “因材施教 因 文制宜” , 即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 学方法、措施。具体实践可 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就 是在教学 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密切配合,双方都积极 参与到每一项教学当中;第二,教学内容的高 质量,即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丰富的信息量、 与学生相适应 的教

7、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第三,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根据学生情况、课文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状况 近几年世界各国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研究点, 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 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课堂教育教学的改进,教 师传统的教育行为方式被打破,突出了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因此,我们因根据课堂教学的 2 基本规律,探索出灵活多样,的课文教学过程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 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构建语文课堂新体系,转变教育学的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三、趣味性的概述 趣

8、昧性一般是指由对象所带来的某种吸引、 让人着迷并产生愉悦的因素。 课堂的趣味 性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趣睬性的培养, 能够最大限度地在 课堂上能引发学生感情因素,使学生产生对课堂认同感。 (一)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教师有丰厚的专业知识,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利用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教学手段多样化、达到教学的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 “答记 者问” 、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指出: 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 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 无声

9、,而应该是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堂课中感受的不是压抑和沉闷,而应该是轻松和愉快培 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充分发挥语 言的作用,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在选择课堂教学资源时,我 们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兴趣原则:任何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都必须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内驱力, 产生学习兴趣。 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思维就会激烈冲荡,产生难以想象的创造力。 广泛性原则:课堂教学资源已有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依托教科书、发掘学生、教师等资 源外,我们还应以整合的课堂资源观,广泛开发其他课程资源,相互配合。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

10、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一切文明成果, 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堂资源。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从而得 到全面的发展呢,应做到下面几点: 1.将爱融于教学,以情景激发趣味,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把爱融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 语言、动作、表情、姿态传递给学生,那么才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和情感。由 此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激起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 2.在“玩”中学习,以“玩”激学,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特点,教师要结 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情感的活动, 是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 环境中学习和理解课文。 3.疑问设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而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弱,决定着 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4.促使参与,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得双边活动,只靠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让学 生被动的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