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079286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技巧与领导艺术,二五年三月六日,2,目 录,第一讲 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第三讲 管理技巧 第四讲 领导艺术,3,第一讲 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一组近于“残酷” 的数据引发的思考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6年 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2 .9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活下来的企业:20% 国外企业界的铁律:大企业的一般寿命小于等于 1/2人的寿命 美国19世纪500强、日本战后100强企业的绝大部 分现在都已消失 企业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经久不衰,4,第一讲 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1、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和冲击 在科技高

2、度发达、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冲击: 在未来20年,新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每种产品、每种服务以 及每项工作;新技术的产生将动摇绝大多数安全企业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企业的命运: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 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顶级企业卖规则。 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直接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日本住友公 司巳生存410年、美国杜邦201岁;但大多数公司命运短暂,一般大 企业的平均寿命仅40年,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平均寿命在 缩短。,5,第一讲 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2、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已步入战略管理时代 生产管理阶段 供不应求时代,注重生产效率与数量,

3、不考虑市场需求问题。 经营管理阶段 生产过剩与供过于求时代,树立经营意识、分析研究市场需要、了解顾客现在与未 来需求;停留在缺乏大目标的效率与效益追求上,短期、局部利益至上。 战略管理阶段 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宽度越来越宽; 企业与社会联系大大紧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大提高; 企业经营从一业为主向多元化发展; 企业竞争从本地化、国内化过渡到了国际化、全球化; 企业面临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节奏明显加快。,6,第一讲 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3、民营企业要成功渡过初创期,争取更大发展 我国民蒙企业虽巳获得有巨大成绩,但尚处于初创期,能否成功 渡过拐点,是对企

4、业经营者的重大考验: 民营经济整体尚处于早期市场经济状况 典型表现是:市场秩序混乱、权力干预严重、官商勾结、劳资矛盾加剧 “小富即安”思想普遍 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 企业产品、技术更新严重滞后,融资渠道不畅 企业经营管理亟待改善 企业制度建设还处于很低阶段、经营管理上有很大漏洞、诸多企业机制尚未形成 企业家自身素质有待提高,7,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一、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一)何谓管理? 管理的定义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 计划、组织、人事、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 人的活动,使他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具有五大内涵:,8,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

5、展与创新,、管理是任何组织(工商企业、学校、医院、政 府机关等)集体劳动所必须的活动; 、管理的对象是人力、资金、物资、信息等资源;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 耗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职能可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 指导、控制;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9,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二)管理的任务及层次 、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这一体系中的人用尽 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实现本组织持定目的和使命; 工商企业: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取得利润,为社会提供税收和积累。 ()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 ()关心社会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6、 树立企业信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 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10,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2、管理的层次 美国斯隆管理学院提出“安东尼结构”的经营管理层 次结构: 层次间关系 安东尼结构: 战略规划层 战术计划层 运行管理层,自上而下地逐级实施 指挥与监督的权力,对上级决策作出反应 并向其上级主管汇报工作,11,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3、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 技能和技术技能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 能力,即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 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

7、关的技能,即理 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 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12,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结构,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基层 中层 高层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13,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二、管理科学的演变发展与创新 管理是科学,而且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科学。 管理自初步形成理论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 与发展,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今天全球化、知识化、信息 化时代的管理,其间凝结着无数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家的 汗水、心血与智慧。 面对日趋激烈的环境变化

8、和市场竞争,必须关注管理 理论的发展,加强对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提高管理能 力和水平,以应对时代的挑战。,14,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管理科学百年演变发展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30年)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30年代60年代)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 关系的时代(6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 企业再造时代(80年代90年代初)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90年代以后),15,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一)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管理科学的最初形成阶段。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美国、法国、 德国等,活

9、跃着一批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 弗雷德里克 温斯洛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享利 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 马克斯 韦伯纽织理论之父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重点研究工厂效率的提高,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16,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其理论贡献的代表作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主要理论包括:企业六项活动、管理的五种职能、 14个原理。 3、马克斯 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 政组织体系”。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该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 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

10、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17,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二)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30年代60年代)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实现组 织目标的影响作用。 1、以梅约为代表的霍桑试验(1924-1932) 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2、该阶段具代表性的、著名的理论成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波特劳-勒模式”,18,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三)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

11、关系的时代(6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内临石油危机,外遇日本的崛起和欧 洲的挑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在危机、动 荡和变化环境下的生存战略。该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有: 1、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 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问世开创战略管理的先河 安索夫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1975)标志现代战略管理 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有别于以往的经营管理,是面向未来, 动态地、连续地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19,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2、权变管理理论 劳伦斯与罗斯奇合著组织与环境(1969)论述企业组织 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组织

12、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 (1979)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 随机应变,组织应在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之间保持动 态的平衡。,20,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3、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竞争三部曲 迈克尔 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将战略管理理论推向 了高峰,提出了许多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五种竞争力量、三种基本 竞争战略、价值链分析等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迈克尔 波特的竞争战略及其后的竞争优势(1985) 国家竞争优势(1990)著名的“波特三部曲”。,21,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四)企业再造时代(80年代90年代初) 80年代,

13、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日趋广泛 地应用于管理,传统企业的组织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 烈的环境,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 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 美国企业从8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 日本企业于90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 企业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脱胎换骨的变革,且实践先于 理论。,22,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1、迈克尔 海默“企业再造理论” 的提出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其文章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 而要推翻重来,批评企业改造的常犯错误,即用信息技术加速落 后的工作流程,指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了

14、改造七项原 则。因其理论贡献被评为90年代最具影响力“四大管理宗师”之一。 2、迈克尔 海默与詹姆斯 钱皮完成“企业再造理论” 最终构架 在合著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1993)中阐述 这一理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迫切需要“脱胎换骨” 式的革命。 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 实施BPR的两大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23,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3、同期“企业再造理论”的成果 哈佛商业评论(1993年11-12月)特雷西 高斯、理查 德 帕斯、安托尼 阿瑟斯的重新创业的过山车为更有力的 明天在今天冒险中特别强调:改造不是改变现在已有的,而是要

15、创造现在所没有的。 小林裕专著企业经营再造工程(1993)完成了日本管理 学界对这一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24,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90年代以后) 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跨国公司 力量逐日上升,跨国经营成为大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 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 资源的获取提供了可能。 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要求企业提高合理组织全球资 源的能力。 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组织问题而 展开。,25,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1、“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德 圣吉第五项修炼(1990)提出学习型组织 “圣 吉模型” “五项修练”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 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 阿里 德赫斯所著长寿公司得出结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 有效学习的公司。 罗勃特奥伯莱与保罗科恩合著管理的智慧指出了管理 者在学习型组织中角色的变化。,26,第二讲 管理、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创新,2、“虚拟组织”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