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9273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总 论论 一、训诂与训诂学一、训诂与训诂学 什么是训诂什么是训诂 1:前人对:前人对“训训”与与“诂诂”的解说的解说 “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 (2015.10) 。 “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字说 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是之谓诂。” 总之:训诂是顺其条理解说故旧之言以教人训诂是顺其条理解说故旧之言以教人。 大家共同的观点是,“训诂”为“解释”的别名。唐代孔颖达孔颖达综合许多人的说法,给训诂下了定义: “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

2、,辨物之形貌(按: “形貌”指词的含义),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2016.10) 2:从古人的训诂实践考察:从古人的训诂实践考察 两汉是训诂学广泛运用的时期,一般分两类: (1)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材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以毛亨注释诗经的毛诗诂训 传为最早。 (2)从实际的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以尔雅(它是 按语义分类编集的字典)为最早。 毛诗诂训传和尔雅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毛诗诂训传和尔雅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 3:黄侃的论述:黄侃的论述 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黄侃对“训诂” 的总

3、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释例: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毛亨,认为“京”是“大”的意思,“大”是“京”的本义。“京师”是“京”引申义。 4:新版辞海的定义:新版辞海的定义 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俗词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什么是训诂学什么是训诂学 我国传统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曾统称为“小学”。训诂学和词义学有密切的联系, 而不等于词义学不等于词义学。 训诂学是这样一门学科: 它是以古代文献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 以语义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

4、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2015.10) 释例释例 1:谁之西归?怀之好音。:谁之西归?怀之好音。 (诗经(诗经桧风桧风匪风)匪风) “西”是“栖”的古字,“栖”是“西”的本义。 释例释例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庄子(庄子逍遥游)逍遥游) 古代“马”与“塺”(指尘)同音,可以互借。庄子用“野马”和“尘埃”的重复 说法来加强对污浊环境的描写。 释例释例 3 3: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丘迟与陈伯之书)(丘迟与陈伯之书) “屈”与“申”(伸)对文。玉篇“伸,舒也”,“舒”有“施”“布”等义。“吞 舟之鱼”是用来

5、比喻梁朝对犯人过分宽大。 “吞舟之鱼”省说成“吞舟”并提到动词“漏”之前加以强调,这一省略和语序的分析, 关系到语法学知识的运用。 释例释例 4 4: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之。: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之。 (史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列传) 这里的“曰”、“以为”之间,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有衍文,应删“曰”、“以为”。 这是校勘学知识的运用。 训诂学的任务训诂学的任务 1:“释古今之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晋郭璞尔雅释诂注) 2:“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晋郭璞尔雅释诂注) 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毛诗诂训传唐孔颖达疏)

6、 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 二、训诂的内容二、训诂的内容 解释字词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训诂的核心 释例释例 1:致知在格物。(礼记: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大学) “格物”即“来于物”(格,即“”,汉魏之际古文字家邯郸淳三体石经三体石经以古文、 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刻春秋尚书二经,都有“”)(2015.10)。 朱熹朱熹:“格”“来”“来”“至”“至”“极”“穷极”,“穷极”即“彻 底研究”之意。 训诂应当揭示词义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意义有其客观性,必须防止臆测。训诂应当揭示词义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意义有其客观性,必须防止臆测。 释例释例 2:兵:(1)擐甲执兵兵

7、:武器 (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兵乃出:军队 (3)夫兵兵,犹火也:战争 解释文句解释文句(2016.10) 1:分析句读:分析句读 释例释例 1: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史佚曰:“吾吾 敢乎哉!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岂不可。”史佚行之。史佚行之。 “岂”就是“岂有此理”的略说,“不可”是不许之辞。但召公断为“岂不可”, 于是变成了允许的意思。 一年视离经辨志。一年视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离经”就是断文章的句读,“辨志”就是审明文章的

8、思想内容。 释例释例 2 2: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能教乎?: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能教乎? (淮南子俶真训) 高诱以“儡身”二字连读,王念孙却说:“儡字上属为句,不免于儡,谓躬行 仁义而不免于疲。” 释例释例 3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释例释例 4 4:微我无酒,以遨以游。:微我无酒,以遨以游。(诗经邶风柏舟) 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遨游忘忧也。”毛传的解释表明诗句虽然在音节上分成两截,而 意义上只能连成

9、一个整体,“以遨以游”的主语仍然是“我”。 2 2:疏通句意:疏通句意 释例释例 5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睢) 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区也。 释例释例 6 6: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也。: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也。 (孟子离娄下) 赵岐注:博,广。详,悉。广学悉其微言而说之者,将以约说其要。意不尽知,则不能 要言之也。 3 3:阐明语法:阐明语法 释例释例 7 7: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诗经小雅常棣) 毛传说:求矣,言求兄弟也。“兄弟”是“求”的宾语,结构关系就很清楚了。 释例释例 8 8:哀公问于孔子曰:哀公问于孔子曰

10、:“吾闻夔一足,信乎?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曰:(孔子)曰:“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 于声于声。尧曰尧曰:夔一而足矣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故君子曰:夔有一夔有一,足矣足矣。非一足矣非一足矣。” (韩非子) “夔有一”是个语言结构单位,“足”用以陈述“夔有一”的。 分析篇章分析篇章 训诂学既要研究怎样解释词义、阐述内容,也要在解释篇题、点明章旨、串讲大意的同时,分析文章 的篇章结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 史记这样记载:史记这样记载: 定公五年,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

11、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可以看出,原来这一章就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 情的。“学而时习之”,是指“修订诗、书、礼、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 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说的;“人不知而不愠”,是指“不仕”说的。 分析表达方式分析表达方式 说明文章的修辞方式,也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说明文章的修辞方式,也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 释例释例 9 9:牂(牂(z z ngng)羊坟首,三星在罶()羊坟首,三星在罶(lili ) (诗经小雅苕之华) 毛传:牂羊坟首,言

12、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前一句是“歇后语”,后 一句是借喻。 分析时空关系分析时空关系 文章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是训释古书时必须十分重视的。比如“上古”,按我国现在的历史分期, 一般指商周秦汉时期。可是先秦时期的韩非子中所说的“上古”则是指有巢氏、燧人氏时期。 三、三、训诂的范围训诂的范围 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2015.10) 传统的训诂的范围,则以经书为中心。 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 传统训诂学的局限传统训诂学的局限 传统训诂学最大的局限是“崇古崇古”。先秦的字义,差不多成为小学家惟一的研究

13、对象。甚至现代方言 的研究,也不过是为上古字义找一些证明而已。 训诂范围必须扩大训诂范围必须扩大 王力在新训诂学一文中说:“前人所讲字的本义和引申假借(朱骏声所谓转注假借),固然也是 追求字义的来源及其演变,可惜的是,他们只着重在汉代以前,汉代以后就很少道及。新训诂学首先应该 矫正这个毛病,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汉以前的古义固然值得研究,千百年后新 起的意义也同样值得研究。无论怎样无论怎样俗俗的一个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 史。史。(2016.10) 四、四、训诂实践的形式训诂实践的形式 解释语义的专

14、著解释语义的专著(3 类,2015.10) 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 (1)总释群书语义的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小尔雅(也叫小雅)、释名(东汉刘熙)、广 雅(魏张揖)、经籍纂诂(清阮元)、读书杂志(清王念孙)、经义述闻(清王引 之)、群经平议(清俞樾)、诸子平议(清俞樾)等等。 (2)专释一书语义的专释一书语义的。毛诗传义类(一称毛雅,清陈奂)、说雅(清朱骏声)、选 雅(清程先甲)等等。 (3)解释部分词语的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通俗文,训俗文字略,恒言录(清钱大昕),通俗编(清 翟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三国吴陆玑),助语(元卢以纬),虚字说(清袁仁林) , 助字

15、辨略(清刘淇),经传释词(清王引之),方言(汉扬雄),续方言(清杭世 骏),新方言(近人章炳麟)。 音义兼注的专著音义兼注的专著 音义兼注的专著大致又可分为两类音义兼注的专著大致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单注一书的音义; 一是注释群书的音义:经典释文经典释文(唐唐陆德明陆德明)(2016.10)、群经音辨(宋贾昌朝)、玄 应音义(原名一切经音义,唐代和尚玄应)、慧琳音义(原名也作一切经音义,唐代和尚 慧琳)、华严音义(唐代和尚慧苑)等。 形音义合解的专著形音义合解的专著(分 2 类,2016.10) 形音义合解的专著分为两类形音义合解的专著分为两类 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说音说音、说义说义: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东汉许慎许慎)(2015.10)、字林(晋吕忱)、 玉篇(南朝陈顾野王)、类篇(宋王洙、司马光等)、字汇(明梅膺祚)、正字通(明 张自烈)、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辞源(陆尔奎、方毅等)、辞海(舒新城等,现修 订新版) 一是书中包含着说形、说音、说义三部分,但并不是逐字说解形、音、义一是书中包含着说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